荷蘭是個安全的國度,其犯罪率和街頭暴力的比例都很低。白天夜晚,路上都有警察巡邏。警察友善,樂于助人,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護每個人的安全。當你需要幫助時,一定要與警察取得聯系,完全不必擔心語言障礙或有其它顧慮。荷蘭的警察都可以講英語或者為你免費找到能講你的本國語言的翻譯。在遇到危及生命等的緊急事件、犯罪事件、火災、急救等突發事件時,你可以在任何一部電話上免費撥打112尋求幫助。
留學荷蘭的中國學生對荷蘭的印象
“雖然高大,但荷蘭人其實是歐洲性格比較溫和的民族,并不崇尚暴力,可能因為他們是經商的民族。大部分荷蘭人都很有禮貌,尤其是對女性,很講究紳士風度。可能是比較靠近北歐的緣故,感覺上荷蘭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挺高的。
有時候騎車上街,碰到一個母親帶著幾個孩子迎面過來的時候,母親都會示意孩子禮讓我們這些外國人,國外的家長對小孩不像國內的某些“小皇帝”那樣百般嬌慣,在中國,是家長圍著孩子轉,而在歐洲,一般是孩子遵從家長的時間安排”。
“我剛到荷蘭的時候,一件小事讓我對他們的“好脾氣”印象很深。我和幾個同學到阿姆斯特丹機場的時候,學校的老師來接機,因為行李太多,倒來倒去7、8個大行李箱也塞不進去,最后只好其中2個人坐火車去。
當時我們在機場的停車場上折騰了約莫一個半小時,完全擋住了后面車的出路,這種情況在國內司機肯定要忍不住罵街,最起碼也要按喇叭表示不滿。但讓我吃驚的是居然沒有一個司機出來抗議,就那么耐心地等著,偶爾別的方向有點松動才擠出去一兩輛”。
“荷蘭人是比較熱情的,所以去荷蘭旅游或是日常生活經常可以碰到熱心的荷蘭人,問路是不成問題的。我剛到Enschede的時候,有一次向一個蘇里南黑人問路,然后我就向他指的方向騎去,突然發現他在后面也蹬了輛車跟了上來,因為周圍沒有什么人,我當時心里有點緊張。
但他只是超過了我,然后一直把我帶到了該去的地方,原來他是怕我聽不清他的口音濃重的英語。我的一個朋友有一次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車掉鏈子了,一個路過的荷蘭人就停下來幫她擺弄,滿頭大汗地鼓搗了半天才把鏈子裝好”。
荷蘭政府在公共安全上的努力
舉個例子:2010年,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公交部門在其2號有軌電車線路上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以對那些行為不端的乘客進行甄別,確保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
這套人臉識別系統將在乘客上車時對他們的面部特征進行掃描,并根據提前儲存的一些“特殊乘客”的面部特征進行識別。如發現乘客中有之前因在公交電車上滋事而受到禁止乘車處罰的人,系統將立即拉響警報通知司機。
關于大麻在荷蘭“合法”的問題
不少學生家長擔心在荷蘭可以隨意購買和使用大麻,從而影響到孩子以及危害社會治安,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大麻在荷蘭并不是legal(合法的),而是tolerated(容忍的)。
·荷蘭制定的關于毒品的政策主要有四個目的:
·性藥物的使用,治療和康復上癮者;
·對上癮者的傷害;
·上癮者對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干擾;
·生產以及販賣精神性藥物。
這是以荷蘭為代表的以“公共衛生 (public-health-oriented)”為導向的禁毒模式。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國家采取的是以美國為代表(包括我國在內)的以“司法懲治(punitive criminal-justice-oriented)”為導向的禁毒模式。
荷蘭的禁毒正式下產生的最著名的制度便是咖啡館模式(coffee shop system),即政府批準咖啡館合法地出售允許個人使用的哈希什和大麻。
在荷蘭公共檢查院2001年1月1日頒布的規定下,咖啡館只要遵守如下規定,它們將不會因出售大麻而被起訴:
·向每人每天出售的大麻不得超過5克;
·不得出售迷幻藥或硬性毒品;
·不得為毒品打廣告;
·必須保證在其附近沒有滋擾行為;
·不得允許18歲以下的人入內或向其出售毒品。
再之后就是對咖啡館進行管理,解決由政策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問題。比如:
·權力下放,執法權移交給當地政府,對咖啡館的管理更集中,權力實施阻礙小,地方政府有權力對違規的咖啡館實施限制銷售,沒收大麻,斷絕貨源,強制關門等手段進行管理。
·地方政府可以自己制定針對于咖啡館的管理政策,現在荷蘭很多地區對賣大麻的咖啡館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zero policy),不允許其營業。
如圖,阿姆斯特丹一家麥當勞的嚴格規定:
以前去荷蘭的游客還能買到大麻,但從2011年年底開始,荷蘭政府的新政策規定禁止外國游客從一些“咖啡館”購買大麻,同時嚴格限制荷蘭本國大麻消費人數。并且依照新規定,只有荷蘭居民可購買大麻,但必須注冊成為“大麻店”會員,會員期至少1年,每家店最多1500個名額。
所以,大麻在荷蘭同樣是受到了非常嚴格的限制,并且荷蘭的做法起到了很好地控制涉毒和安定社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