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女孩王可馨(曾用名王宇寒),曾先后就讀于合肥師范附小、45中、上海交大附中,在上海交大附中讀高二時,她轉到澳大利亞路易希爾高中,經過兩年多的海外刻苦學習,于不久前被世界著名高校——昆士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錄取,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學達人”。王可馨可以說是全面發展的典型,不僅學習成績相當好,而且是射擊項目的國家二級運動員,此外還學了10幾年的舞蹈,這樣的條件,在國內也能上個相當好的大學,為什么要在17歲時遠赴海外讀高中,兩年多的留學經歷讓她有哪些收獲和感觸呢?在王可馨回家過年的間隙,記者瞅準機會對她進行了專訪。
留學是自己的主意
記者:你好,王可馨同學,首先恭喜你被全球TOP50的昆士蘭大學錄取,能說一下你當時去澳大利亞的契機嗎?
王可馨: 2008年1月,我在上海交大附中讀高二,當時有個機會就是去英國做交流生,時間為兩個多星期。第一次出國,我就被國外的自主學習生活吸引了,并因此萌發了出國留學的想法。回來后,我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家里人,得到他們的支持后,我就立馬開始準備申請出國留學。
記者:能說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王可馨:2月開始辦理去澳洲,通過嚴格的考試,更為了讓家人安心,我進入了澳大利亞的路易希爾高中,此高中為封閉式教會制私立女校,并在全亞洲只招5名學生,該校也是布里斯班最嚴格最規范的一所老校。
記者:聽說從你決定出國到正式成行,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是如何做到通過澳洲中學考試的,而且是最嚴格最規范的學校?
王可馨:我的英語成績一直很好,這是重要原因。初至澳洲,由于我當時只有17歲,只能先上語言學校,我當時的想法是一定要努力學習,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在4個月內,我的語言考試連跳2級。此外,感謝父母的教育,我從小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就很強,這也是家人后來同意我去澳洲的一個重要原因。
好口語是吵架得來的
記者:一開始去澳洲時,學習、生活還習慣嗎?
王可馨:初至澳洲,住當地寄宿家庭。因文化背景不同,經常與住家父母發生爭執。常有同學開玩笑,EMILY(王可馨的英文名)的口語,都是那會和HOMESTAY(當地寄宿家庭)爭吵練出來的。HOMESTAY還有許多規定,例如不許在房間吃零食,洗澡時間不能超過4分鐘……遠在中國的父母不僅沒有袒護我,反而指責我,不該和他們爭吵,應該主動道歉,要學會為他人著想。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的確是我任性,沒有多為他們考慮,對異國他鄉的文化缺乏了解。現在我和他們的關系相處得很融洽,即便不住他們家了,放假也常回去吃飯。他們就是我在澳洲的家人,后來他們去朋友家聚餐,也會帶上我一起,還會騎摩托車帶我在高速公路上飆車兜風。
記者:和外國同學相處還融洽嗎?
王可馨:我覺得在交往中,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就一定能受到歡迎的。澳大利亞黑人比較多,我一開始跟他們在一起很不習慣,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現在已經習慣跟黑人同住,共用浴室和洗手間,抱在一起玩,促膝談心,這對我影響很大,也讓我的英語進步很快。
記者:從你的經歷來看,低齡留學要注意哪些問題?
王可馨:其實在我的周圍,也有一些低齡留學的人后來變得很頹廢的,要避免這個現象,首先父母要給孩子選擇一所管理嚴格的學校;其次,父母在金錢方面對孩子要有控制,孩子一個人在外面很想家,父母不要以為只要給錢就能彌補,而是要多關心孩子。我和我的父母堅持每周至少通一次話,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我認為父母的這種引導很重要,因為學校里的孩子們來自五湖四海,有時難免有些小摩擦,多虧父母的及時開導,讓我能夠以陽光的心態開心度過每一天。
留學讓人受益匪淺
記者:你后悔過當時選擇留學嗎?
王可馨:沒有,相反我很感謝這個選擇。路易希爾高中在我眼里是這樣一所學校,既有著嚴格的管理,又有著兼容并包的特點,例如平時不準出校園,在學校必須統一穿校服,不準佩戴玉飾等,此外,該高中是一所教會學校,一般要求學生信仰同一種宗教,考慮到文化的差異性,學校對我們這些國外人就沒有硬性要求,只要和他們一起禱告就行了。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3月份,我有幸帶領全校學生在大禮堂里作禱告,這是學校歷屆以來第一次讓一個中國學生帶領作禱告,這體現了澳大利亞人的友好。
記者:王先生,您覺得女兒在國外生活幾年,變化大嗎?
王可馨的父親:我認為變化還是很大的,首先是自理能力更強了,想問題更全面了。假期里有一次她跟朋友的車去上海,她就想到要把將要回合肥過年的姑姑的行李帶回來,我覺得這很好;再者,就是懂得思考了,在得知被昆士蘭大學錄取后,她并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而是考慮將來去美國或者英國讀研究生,考慮得比較久遠。我覺得她是個很努力學習、很爭氣的孩子,我和她母親為她感到驕傲,也衷心祝愿她走得更遠,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