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四虎院校】
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解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古老文明與現代信息相互推進的專業,因 人類對電能的高度需求,這個專業就業穩定、收入較高。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 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 與系統結合。本專業既屬于交叉性的邊緣學科,又有很強的應用背景,對學生的培養是全面而 具體的,能夠逐步具備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 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
電路、電磁 場 、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電氣測試技術、電力工程基礎、電介質物理、電氣絕緣測試技術 、高 電 壓 試 驗 技 術 、電 氣 絕 緣 結 構 設 計 原 理 與 CAD、光電通信原理、電力系統過電壓及保護、電纜 材料與電纜工藝原理等。
【就業領域】
畢業生能夠從事與電氣 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 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
【報考指南】
★有一定的物理、數學基礎。★報考本專業應注意各高校針對的領域有所差異,有的側重軍工、有 的側重電力自動化等,不同學校的這種差異,對畢 業生的就業會有相當大的影響。注意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以及該校這門學科的主要研究領 域 。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的專業是電氣自動化。

【歷史沿革】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簡稱電機系)原名電機工程系,成立于1932年秋。
●1934年秋確定為電力和電訊兩個組,并動工興建電機工程館,1935年落成。
●1937年七七事變后,電機系隨校南遷,先立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后于1938年1月再遷往昆明,1938年5月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聯合大學。聯大電機系1939年附設了電訊專修科,學制為兩年,培養了抗戰時期急需的電訊人才。
●抗戰勝利后,電機系隨校于46年8~10月間回到清華園。當時電機系在工學院有較大的影響,名氣很大,有“土木系老、電機系難考”之說。
●1952年6月25日政務院公布了《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經過院系調整,電機系中的電訊組于1952年獨立成立了無線電工程系。調整后的電機工程系于1952年9月19日正式成立。北京大學工學院的電機工程系并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956年周恩來總理主持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討論和制定,布署搞兩彈。
●1978年11月電力工程系分為電機工程系與熱能工程系。原電機系的五個教研組和三個專業恢復為電機工程系。
●1988年電機系系名改為“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波與數字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
●集成光電子學國家聯合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試驗區)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圖形圖像分室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設立于1960年,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國家重點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