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長注意了,填報高考志愿APP只能簡單看看,不能太依賴
制圖 李榮榮
能進行估分推薦,可以給出可沖刺、穩妥和保底三種學校推薦,還能進行職業測試,了解你最適合從事的職業方向……高考試卷還在閱卷中,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手機上已經冒出不少類似“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的APP軟件。下載登錄后,輸入高考地區、預估分及目標地區,1秒鐘就能進行“穩妥推薦”。根據APP填報志愿,靠譜嗎?
記者幫你測試
填報指南APP,1秒推薦“穩妥學校”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在手機APP商店搜索“高考志愿”,一下子出現“高考志愿君”“樂學高考志愿”等數十個APP軟件。記者隨機下載了“高考志愿君”和“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打開前者點擊“立即體驗”,出現“估分推薦”和“職業測試”兩個選項。記者根據要求輸入理科,高考地區為江蘇,目標地區為江蘇,估分350分,軟件隨即推薦了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10所可沖刺大學。而“穩妥推薦”中,有本一批次的蘇州科技學院、南京林業大學等7所高校。保底推薦的是南京財經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
其他條件不變,記者將理科預估分改為380分后,軟件隨即推薦可沖刺的學校是東南大學 ,預測分為382分;穩妥推薦南航和南理工,兩校預測分分別為378分和376分;保底推薦南醫大、河海大學、蘇州大學 等。其中,南醫大本一批次預測分為369分,河海大學預測分為366分。
該軟件還提供職業測試。記者做了約150道題后,軟件得出結論,認為記者適合的專業及職業包括“博物館學、藝術編輯、藝術史、會展、教育技術學等藝術品收藏家、媒體制作員”等。
打開另一款APP,輸入預估分和目標地區后,記者根據提示做了一份“霍蘭德專業測試”,提交1秒鐘后軟件給出職業興趣指向為“傳統型、社會型和研究型”,不過需要支付2元到10元不等才能查看詳情。
高校專家建議
填報志愿要理性,不能太依賴APP
這些聲稱能為考生提供報考指南的APP靠譜嗎?南大招辦主任趙鳴表示,目前高考卷子還沒改出來,這些APP軟件就公布了各校預測分,顯然是有問題的。“這些軟件是基于大數據庫做成的,考生和家長使用時一定要慎重。”趙鳴說,利用大數據庫發掘一些規律,可能有一定依據,但需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如果預測分不準確,推薦出現失誤,就很容易誤導考生。考生輕信這類軟件,不加考慮直接填報,還有可能導致某些學校報考學生多,錄取分數線偏高等情況。”因此,他建議考生現在應該冷靜思考自己想學什么專業,今后準備往哪個方向發展。趙鳴說,考生可以先根據自己的興趣定專業方向,再選擇學校。也可以在沒有專業傾向時,先選擇學校,再選擇專業。“這段時間可以先把大致填報的框架定下來,等成績出來后再對號入座,比較穩妥。”
南林大招辦主任李鳴明也認為,所謂填報指南APP是有一定問題的。“去年考生填報本一志愿只能填報3所學校,今年可以填報5所。軟件所推薦的學校和專業,建議考生和家長只能簡單看看,不能太依賴。”李鳴明建議,目前考生可以做三套方案,“發揮得好、發揮正常以及發揮沒有預計好,分別怎么填。等分數出來后,再針對某個方案進行細化。”他還表示,各高校都會開通相應的招生咨詢官網和咨詢電話。“考生和家長可以直接咨詢有意向的高校招辦。”
現代快報記者 俞月花(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