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獨立學院“母體”院校情況。獨立學院雖然具有獨立性,但“獨立”并不意味著與“母體”院校毫無關聯,“母體”院校一般負責獨立學院的教學與管理,其自身的辦學實力、師資水平、優勢專業對獨立學院會有直接影響,校園文化、辦學風格等也比較容易對獨立學院產生熏陶作用。另外,獨立學院畢業生獲得學位一般由“母體”院校頒發,學位含金量對畢業生影響很大。
二看師資、管理與硬件。按照教育部規定,獨立學院應具備不少于100人、聘期一學年以上、相對固定的專任教師隊伍,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考生和家長要留意該校的教授、副教授數量。在管理上,考生家長要參看高教評估中心對全國獨立學院的評審狀況,并結合社會口碑、信譽做出判斷。對于獨立學院的辦學硬件,教育部也有硬性規定。
三看學校招生是否規范。獨立學院招生計劃應在國家招生計劃之內,即在招生專業目錄有招生戶頭。今年教育部專門下達了獨立學院招生“五個不得”的規定:規定獨立學院不得擅自超計劃招生;不得委托任何中介機構組織生源或進行錄取工作;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以外的任何費用;不得違規降低標準錄取考生;不得以 專科錄取、按“專本連讀”培養。
四看專業設置情況。教育部要求,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面向地方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要創造條件加快發展社會和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短線專業。因此,考生在選報學校時,要注意所設專業能否滿足人才市場需求,就業前景是否良好。另外學院的學科結構、專業覆蓋面也不可忽視,畢竟,在學科完善、專業覆蓋面廣的環境中,考生選擇專業、成為優秀人才的空間也就越大。
五看自身經濟實力。獨立學院采取民辦機制,按教育成本收取學費。按照教育部規定,獨立學院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以外的任何費用。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的學費為每年近萬元左右,藝術類專業和個別專業可能還要高一些。這樣,僅學費4年就要4萬多元。報考獨立學院時,應該為這筆支出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