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好專業要滿足三個條件
家長在給孩子選報專業時,一定是希望孩子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那么什么是成功?職業規劃大師告訴我們,如果把成功定義為目標的實現,那么,讓孩子選到一個就業容易的專業就算是成功了。如果把成功定義為潛能優勢的最大限度發揮,那么,讓孩子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同時又最能發揮自己潛能優勢的、最適合的專業才算成功。
那么,怎么才能為孩子選一個好的專業呢?選好專業至少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第二,要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第三,要與自己的性格特點相吻合。
一個人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成就,做一名真正的成功者,在選擇自己的專業或職業時,一定要把他的潛能優勢、職業興趣、人格特點三方面結合起來考慮。
就像金剛石和石墨,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元素,而它們的硬度卻有天壤之別。究其原因,在于兩種物質的碳元素結構是不同的。這告訴了我們,同一種物質,組合不同,其性質或特點就有天壤之別。同樣,潛能、人格和興趣只有形成一個最佳的組合,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專業。
2、選擇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專業
“大多數父母,對大學專業設置情況不見得比孩子了解得多。進一個好大學是重要的,但選哪個專業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每個專業都可能培養出有成就的人,家長不要逼孩子去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表示。
陳春聲說,幫孩子選專業,家長千萬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全權包辦。“社會發展非???,時代交替也很快,孩子有自己的網絡及認知渠道,他們對未來要主宰的時代的把握,比家長要好。”他告訴記者,不少孩子入學后不久,就找到老師要求轉專業,問他當初為何要選現在的專業,他們說是爸媽逼的。
陳春聲進一步闡釋道,以前讀大學的目的,是改變家庭經濟狀況,提高社會地位?,F在讀大學,這樣的目的已經不是很迫切了。現在的孩子,選擇適應時代特質的、感興趣的專業,對他以后的發展更為重要。
3、選報專業要拒絕盲目跟風
總之,對家長來說,定位孩子的專業是件大事,需要慎重,需要講究科學,而不是盲目跟風,盲目地考慮就業原則。要知道,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光有興趣是不夠的,光擅長也是不夠的,而要把喜歡不喜歡、擅長不擅長、性格合適不合適三方面結合起來。
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活得更加自在,讓人生更有意義,找到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任何前提下,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如果我們的心是沒有負擔、沒有累贅的,我們就會活得很輕松;如果我們非常樂觀地存在于當下,我們就會得到解脫。如果一個人是運用自己的智慧換來了輕松和解脫,那么他一定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