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世民,十八舉兵。
龍騰云起,虎嘯風生。 眾望所歸,發政施仁。 勵精圖治,民為邦本。 前車之鑒,警鐘長鳴。 載舟覆舟,發人深省。 廣開言路,知人善任。 從諫如流,親賢遠佞。 魏征直諫,面折廷爭。 房謀杜斷,練達老成。 科舉取士,選賢任能。 英雄入彀,龍躍鳳鳴。 貞觀之治,萬象更新。 風調雨順,霞蔚云蒸。 路不拾遺,四海升平。 夜不閉戶,海晏河清。 武后建周,改朝換姓。 不讓須眉,曠古絕倫。 大權獨攬,高下在心。 日月當空,六親不認。 眾矢之的,物議沸騰。 依然故我,置若罔聞。 墓碑無字,聚訟紛紜。 是非功過,自有公論。 盛唐氣象,大風泱泱。 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四方輻輳,萬流景仰。 風清弊絕,物阜民康。 甲第連云,畫棟雕梁。 瓊樓玉宇,富麗堂皇。 通都大邑,人來人往。 車水馬龍,紛紛攘攘。 文成公主,和親入藏。 近悅遠來,日使遣唐。 絲綢古道,駝隊相望。 商旅如云,迎來送往。 敦煌石窟,藝術寶藏。 鬼斧神工,窮形盡相。 金剛怒目,佛像端莊。 力士兇猛,飛天輕翔。 吳帶當風,飄拂飛揚。 下筆風雷,淋漓酣暢。 文人墨客,風流倜儻。 怡然自得,裘馬清狂。 英雄豪杰,志在四方。 意氣風發,慷慨激昂。 八面來風,心馳神往。 文化交融,其道大光。 開元盛世,好景不長。 承平日久,襲故守常。 偏聽偏信,用人不當。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楊家有女,儀態萬方。 千嬌百媚,國色天香。 花容月貌,桃羞杏讓。 傾國傾城,身顯名揚。 漁陽鼙鼓,驚破霓裳。 安史之亂,當頭一棒。 變生不測,臨陣磨槍。 倉卒應戰,損兵折將。 劫后余生,一落千丈。 天下洶洶,人心惶惶。 積重難返,病入膏肓。 風雨飄搖,名存實亡。 佛教西來,落地生根。 慈悲為懷,普度眾生。 晨鐘暮鼓,黃卷青燈。 四大皆空,夢幻泡影。 善男信女,心虔志誠。 長齋禮佛,看破紅塵。 苦海無邊,因果報應。 回頭是岸,革面洗心。 玄奘鑒真,得道高僧。 西行東渡,自度度人。 六祖慧能,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六根清凈。 當頭棒喝,醍醐灌頂。 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出世入世,就身了身。 但求真趣,自達圣境。 唐詩奇葩,精妙絕倫。 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意在筆先,一氣呵成。 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雍容典雅,珠圓玉潤。 瑯瑯上口,擲地有聲。 詩仙李白,文如其人。 斗酒百篇,鬼哭神驚。 妙筆生花,流水行云。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信手拈來,天衣無縫。 才華橫溢,超凡入圣。 詩圣杜甫,憂國憂民。 切中時弊,風骨峭峻。 沉郁頓挫,波瀾老成。 鋒發韻流,惜墨如金。 窮而后工,語出驚人。 讀書萬卷,下筆有神。 濁酒空壺,酌古斟今。 廣廈萬間,好夢難成。 韓公昌黎,重望高名。 文起八代,領袖群倫。 鉤玄提要,渾然天成。 陳言務去,不平則鳴。 文以載道,深切著明。 傳道授業,桃李春風。 釋義: 龍騰云起,呼嘯風生:風與虎相伴,云與龍相隨。比喻杰出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并產生巨大影響。 勵精圖治:礪:奮勉;圖:設法;治:治理好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民為邦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句話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所以當時稱邦,其實可以稱為“民惟國本,本固國寧”。“固”可以理解為安定、團結,意思就是: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基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就能太平。這句話同,唐朝魏征納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及孟子的“民為貴,社稷(國家)次之,君為輕”都是民本意思的表現。有了百姓,才會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有君,只有百姓安居樂業才有國家的太平、強盛。 前車之鑒:前面車子翻倒,后面的車子可引為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鑒:鏡子,引申為借鑒、教訓。《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后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后車戒。“ 載舟覆舟:民眾猶如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廣開言路:廣:擴大;言路:進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熟知各人的能力,分別委以勝任的職務 從諫如流:聽從善意的規勸,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樂意接受別人意見。 親賢遠佞:佞:巧言諂媚的人。指親近有賢德的人,遠離慣于花言巧語諂媚的小人。 面折廷爭:面折: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廷爭:在朝廷上爭論。指直言敢諫。 房謀杜斷:指唐太宗時,名相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兩人同心濟謀,傳為美談。 英雄入彀:彀(gòu)指天下英雄盡在控制、掌握之中。彀中,指箭能射到的范圍,比喻圈套、牢籠。 霞蔚云蒸:比喻景物絢爛縟麗。 海晏河清:滄海平靜,黃河水清,形容天下太平。 高下在心: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況,采取適當辦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處理事情。 不讓須眉: 須眉,借指男子 曠古絕倫:曠古:古來所無;絕倫:超過同輩。空前未有,超出一般。 高下在心:指估量實情,采取適當辦法。亦比喻大權在握,操縱自由。 眾矢之的:矢:箭;的:箭靶的中心。眾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擊的對象。 物議沸騰:謂眾人的批評強烈。 置若罔聞:置:放,擺;若:好象。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大風泱泱:形容氣魄宏大的大國風度。 兼收并蓄:收:收羅;蓄:儲藏,容納。把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保存起來。 四方輻輳: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輻聚集于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形容京城、大都市作為政治 萬流景仰: 萬流,指各方面的人。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經濟和文化中心的狀態 風清弊絕:風氣清明,弊病杜絕,形容社會風氣良好。 物阜民康:阜(fù)。物產豐富,人民安康。 甲第連云:形容王侯顯貴的住宅高聳入云。 物議沸騰:議論紛紛,指輿論強烈。 近悅遠來: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下筆風雷:形容書法或繪畫運筆迅速,氣勢浩大。 裘馬清狂:生活富裕,放逸不羈。 八面來風:來自孔太的歌曲《八面來風》。比喻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見和其他資源。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藝術技巧精巧。出自《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 窮形盡相:原指描寫刻畫細致生動,現在指丑態畢露。 金剛怒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吳帶當風: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人物,所畫衣帶如臨風飄舉。后人稱贊其高超的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下筆風雷:形容運筆迅速,氣勢浩大。 風流倜儻: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倜儻:卓異,灑脫不拘。形容人有才華而言行不受世俗禮節的拘束。 漁陽鼙鼓:漁陽:地名,現河北省薊縣,唐時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鼓。指有戰事發生。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當頭棒喝: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常常用棒一擊或大喝一聲,促他醒悟。比喻嚴厲警告,促使人猛醒過來。 才華橫溢: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切中時弊:切:切合;中:恰好對上;弊:害處。指發表的言論正好擊中當時社會的弊病。 風骨峭峻: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鋒發韻流: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廣廈萬間:廈:大屋子。有很多寬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護、得到周濟的人很多。 文以載道: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要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新。 爐火純青: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里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雍容典雅:形容文氣舒緩,詞藻優美而不俗。 千錘百煉:比喻經歷多次艱苦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晉?劉琨《重贈盧諶》詩:“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百鍛為字,千煉成句。” 妙筆生花:比喻杰出的寫作才能。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積重難返:重:程度深;返:回轉。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國語?晉語》:“重,無乃難遷乎?”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一三?舊制一廢難復》:“此又皆勢處極重之難返者。” 明心見性:①佛教語。指屏棄世俗一切雜念,徹悟因雜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現心性。 珠圓玉潤:潤:細膩光滑。象珠子一樣圓,象玉石一樣光潤。比喻歌聲宛轉優美,或文字流暢明快。唐?張文琮《詠水詩》:“方流涵玉潤,圓折動珠光。” 損兵折將:損:損失。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指打了敗仗。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三折:“俺如今領兵與他交戰,丞相也枉則損兵折將。” 醍醐灌頂: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登峰造極:登:上;峰:山頂;造:達到;極:最高點。攀登到山峰的頂點。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羚羊掛角: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鋒發韻流:指文章筆鋒犀利,情韻欲流。 鉤玄提要:鉤:探索;玄:精微之處;提:舉出;要:綱要。探取精微,摘出綱要。 深切著明:深刻而顯明。 畫棟雕梁: 釋義 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作賓語;形容建筑物富麗堂皇 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