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志于出國讀研的同學來說,在本科階段積累一些科研經驗,對于名校申請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同學對于參與科研也很感興趣,卻不知如何入手。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你有一些啟發(fā)。
如何尋找研究的機會?
1明確想研究的領域,最好是一個具體的方向
在尋找研究機會之前,你需要確定自己的個人興趣領域。除此之外,你必須弄清楚此領域中是什么使你感興趣以及你想研究的是哪方面?Google學術是幫助你敲定興趣點的最佳資源之一。它支持你搜索眾多學科的文獻及研究報告。同時,你應該查看你所感興趣領域的前沿期刊。
2確定你的研究時間
有兩個不同的時間段可供你做學術研究,它們分別是暑假期間與學年間。暑期研究能夠在你自己的學校或世界上任何一所學校進行。學年研究則通常在你本校或附近學校完成。獲取兩個不同時間段的研究機會的路徑也是不同的。
3獲取相關的信息并發(fā)掘潛在資源
你應該去了解在所在學校及周邊哪些教授在做你感興趣領域的研究。列出這個領域內你感興趣的教授的信息并且參照自身已明確的研究方向進行排序。
4聯(lián)系在實驗室工作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列下名單之后,你應該去試著聯(lián)系在這些教授的實驗室里工作的學生們。本科學生是你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能更好地理解你的處境。請他們給出一些關于如何聯(lián)系教授的建議,或詢問他們是否能夠將你推薦給教授。
5聯(lián)系教授
記住比起專業(yè)科研機構,你更有可能在本校獲得研究機會。盡可能的對相關教授的學術背景與研究方向有所了解。你應該給教授發(fā)郵件說明你想獲得一個在其實驗室做研究的機會,并與教授盡可能深入地探討你的研究興趣(俗稱套磁)。教授們每天都會被大堆郵件埋沒。因此,你需要有點耐心。
如何使自己適應一個科研角色?
1關于科研的幾點常識
我們都知道,大學有兩個基本的任務,一個是通過教學傳播知識 ,另一個就是通過科研來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我們這里所講的科研就是大學的第二個任務。所謂科研,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我們的世界進行研究,試圖發(fā)現(xiàn)新的規(guī)律。在具備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了解某個領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這樣才能“站在巨人肩上”開展后續(xù)的工作。
2了解研究團隊的運作方式
這里所講的實驗室不是那些分布在校園里擺滿實驗器材的各種房間。實驗室是一種制度、一套游戲規(guī)則和一種生活方式。比如說,一個實驗室里總會有一個老板,下面會有幾個博士生,然后還有幾個碩士生,甚至一兩個打醬油的本科生。這就是一種人事的關系。而老板要經營這個實驗室就要到外面去拉項目,拿到之后再布置給團隊去做。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管理風格,有的可能對手下管的很嚴,有的則很松。但不管什么風格,老板都很關心能不能做出東西、能不能發(fā)文章。我講的這些都屬于實驗室這種制度的一些具體特征和運作模式。
作為本科生,要想參與科研,就要進入某個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實驗室的運作模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3學會通過查找及閱讀文獻來學習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是本科生什么也不會,進實驗室能做什么?建議是先從閱讀學習相關文獻入手,做好相關研究的基礎知識儲備。由于科研工作需要查閱大量前人工作的相關文獻,本科生也可以利用自己時間比較充裕和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優(yōu)勢,在文獻的檢索和閱讀下功夫,為實驗室里的師兄師姐提供相關的協(xié)助。
作為本科生,可以先在摘要、導論和結論上下功夫,了解一篇文章解決了什么問題,以及這個問題前人做了哪些工作,這篇文章的貢獻在哪里,就夠了。至于方法上的細節(jié)或者某些算法、公式,暫時不懂也沒關系。只要有個印象將來如果用得上的話,再來學也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