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在校期間的學習是短暫而不夠的。要想跟上社會發展步伐,只有不斷獲得新的知識。一種方式是自學。如果單位能不斷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對個人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現在能夠提供完整的、經常的培訓機會的單位是不多的。跨國公司、研究機構與高校在這方面較有優勢。 1、工作經驗的有用性 工作經驗的有用性,是指現在的工作經驗對以后跳槽是否有用。當然,在工作中得到的能力鍛煉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工作都是有用的。除此之外,專業方面的經驗也很重要。如同我們在新聞媒介中看到的大多數招聘廣告,應聘部門主管一般要求有一定年限的相關工作經驗。一般而言,在大單位工作的經驗可能增加你應聘同行業其他單位的砝碼。在研究機構的工作經驗可能對你應聘有關的技術工作很有幫助。 2、中心工作與輔助工作 任何一個單位都有其主要領域,同時也有一些輔助或者叫附屬工作。比如,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各行業都需要計算機工作人員。在軟件開發公司,它是主業。而在行政部門,它只起輔助作用。不同的使用對于業務能力的提高乃至發展、晉升的機會都是不同的。 3、保障與穩定 年輕人對此可能考慮得不太多。但對那些不愿太冒風險,希望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的人,應該考慮這一因素。 4、薪水 薪水也是考慮因素之一。現實中可能是有的畢業生把它當成了唯一因素。我們主張的是考慮合理的收入水平,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目標定得太高,超過了自己的實際,結果高不成,低不就,錯失良機,不能順利就業,二是只考慮收入,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造成收入雖多但心靈空虛,三是五年后除了錢一無所有。對于一個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錢是遠遠不夠的。理想的是追求事業有成,在事業成功的同時得到相應的收入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