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四畢業生,為何一份簡歷也不投就能當上產品經理?大學沒有明確的職場目標,沒有豐富實習經驗就業該怎么辦?心儀職位和自己專業不符合又該如何是好?
為向高校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指導,長江日報最武漢微信平臺日前主辦的“大學生求職公益行”第五期,舉辦了一場線上公益課堂分享會,200多名高校學生參與。此次公益課堂分享會分為嘉賓自述、導師點評和互動提問3個環節,歷時2小時。
大二鎖定求職方向,大四即當產品經理
作為本期公益課堂的嘉賓、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的大四學生馬軍,今年并沒有像其他畢業生一樣奔波于宣講會、招聘會現場。大三時他就在上海開始實習為創業做準備,今年2月開始創業做大招網,現已是大招網的產品經理。
“定個小目標,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在分享會現場,馬軍分享了自己的大學社團經歷。大學期間,他沒有局限于校內的學生團體,而是積極在社會公益組織上需求突破。作為公益組織杉樹公益基金會的杉樹計劃武漢秘書處秘書長,大一到大二時,他和團隊成員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在武漢地區組織了100多場活動,累計參加人數3000多人。
這些校內外的活動鍛煉了他的領導、組織能力,也促使他去思考自己和“優秀”的差距。但他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好學生”,雖大學成績沒有掛科記錄,但也經常缺課??伤硎咀约翰⒉皇莻€“學渣”,只是課堂的專業知識滿足不了他的需求。
保險學專業的他,在大二鎖定了未來的就業方向是互聯網,以一天一本的速度看完了圖書館內所有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書,同時也通過論壇、咨詢前輩等途徑了解前沿互聯網知識。“我并不是拍腦袋就隨意選擇了自己的就業方向。”在線上交流會上,他鼓勵同學們先要學好專業知識,深入研究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再勇敢嘗試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雖然今年他并沒有投出一份簡歷,卻收到互聯網大企業和獵頭公司的邀請函。“高薪資的確很有誘惑力,但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初心”。馬軍最終選擇的是自己熱愛的創業公司。
年輕人一定要多嘗試,把事情做到極致
在聽過馬軍的自述后,來自中公教育的本場點評嘉賓趙欣老師認為,馬軍的大學一點也“不迷茫”,“馬同學‘見賢思齊’,為未來的奮斗目標提前做了非常有規劃的準備”。
現場有同學提出疑問:自己似乎并沒有明確的職場目標,也沒有馬軍這樣豐富的社團、實習經驗,就業時該怎么辦?“成長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趙老師現場安慰同學們,大學四年生活中一點一滴都是學習的鋪墊過程,會形成每個人固有的思維方式,而這個思維方式會在未來對職業選擇造成重要影響。在他看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的,“年輕人一定要多嘗試,要‘認識你自己’,明確目標后把事情做到極致”。
來自武漢傳媒學院大二的張同學也有些苦悶,機械類專業的他畢業后想從事旅游業。“所學專業和職業不一樣太正常了。”哲學碩士、物理學博士的趙老師拿自己做了比方,提了三點建議:本科學習畢業后并不是學習的終止,對旅游感興趣可以繼續去深造碩士等;專業和未來的擇業不一定掛鉤,未來就業可以選擇旅游業;大學是有多種可能的,對旅游業感興趣也可以努力將其打造成自己的特長。
“馬軍的經驗不能完全復制。”趙老師現場提醒大家,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去涉獵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大學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喜歡什么也許不知道,但是討厭什么我們很清楚。把那些不確定的都試試,至少是一種體驗”。
關注“長江日報最武漢”
報名大學生求職公益行
據悉,此次“求職公益行”將持續2個月,公益行活動設置了求職系列講座、求職交流會和模擬面試環節,希望為同學們提供更多就業指導。想報名參加公益行求職模擬面試的同學可以關注“長江日報最武漢”微信,發送文字留言后臺:“報名+學校+姓名+電話”,并發簡歷至郵箱zuizhaopin@yeah.net。
來源: 長江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