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開的全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現場推進會上,我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今后,45所聯盟成員高校“抱團”發展,相互之間實行學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和第二校園學習活動資源共享。
普通高校面臨生存窘迫
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的成立是政府、地方經濟、高校發展的共同需要,有利于匯集資源、整合力量,加強應用型高校間的合作與交流,引領全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發展方向,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據悉,到目前,浙江已經有80%的高校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
有研究顯示,地方本科院校、特別是1999年以來的新建本科院校,因為與重點大學沒有差別的辦學定位,已連年面臨就業率低、專業對口率低、就業質量不高的生存窘狀。
寧波工程學院
作為東道主的寧波工程學院曾經也面臨過發展的困惑。“我們是從高工專升格為本科院校的,高工專和本科有不同的評價體系,包括課程設置、專業模塊,很多都跟高工專不一樣,原來注重實踐的教師們都忙著去發論文搞課題去了,但我們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好像進了一個死胡同,我們永遠都沒有辦法超越那些老牌的學校。最終,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成為全校的共識。”寧波工程學院發規處副處長周軍老師說。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2014年,國家提出應用型本科的建設。去年5月,省教育廳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出臺了《關于積極促進更多本科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去年7月,浙江啟動全省共42所普通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的應用型試點建設工作;去年12月,遴選了10所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我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推動更多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成立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
昨天,浙江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萬里學院、浙江樹人學院、寧波工程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衢州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科技學院、紹興文理學院、溫州大學等13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聯盟,并起草了聯盟公約。成員單位有45所,其中三所是新建學校。
浙江萬里學院
按照聯盟公約,各成員高校將通過開展學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和學生競賽互動,共建應用型本科聯盟資源網絡平臺,將聯盟打造成資源共享的平臺;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共建、共享校外實習基地;加強在師資互聘、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加強與兄弟聯盟和國外高校的合作與交流;共建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網絡平臺,發布聯盟及聯盟內高校的工作動態,最終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
寧波大紅鷹學院
“我們開這樣的推進會,就是希望發揮這些示范性院校的作用,讓他們的經驗能夠傳遞給一些剛剛起步的學校。”浙江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王國銀說。
接下來,聯盟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探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應用型本科專業和課程體系建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討論并提出應用型本科專業的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