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是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實行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相對于順序志愿和不完全平行志愿,更易于考生掌握,錄取概率顯著提高,落榜風險大大降低。但是,平行志愿依然存在風險,并非“平行志愿簡單了,隨便填報都能走”。
平 行志愿的風險主要有五個方面:(1)幾個志愿院校全部填報過高,未能到達任何一所志愿院校的投檔線,因投不出去被“擱檔”;(2)雖被投檔但專業志愿填報 過高,未能到達任何一個專業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因而被退檔;(3)沒有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雖有未錄取滿的專業但也不予錄取,只好退檔;(4)單科成績 未能到達相應專業錄取標準;(5)體檢不合乎相應專業錄取條件要求。
因此,考生對平行志愿不可掉以輕心,務必采取相應對策加以防范和規避。
平 行志愿防范和規避風險的策略與技巧:1、院校志愿彼此間要保持2-3分的差距,結構上形成由高到低的梯度。志愿院校選擇要切合自己的實際,切切不可好高騖 遠。即使第一個院校志愿“沖一沖”,也要有確實的根據,有一定的掌握。否則毫無根據、漫無目的的去“沖”去“碰”,只能白白鋪張一個“志愿指標”。2、六 個專業志愿選擇也要講求梯度,熱門專業、不冷不熱的專業、冷門專業三者依順序排列,這樣可以有效制止專業錄取的失利。3、在志愿院校所有招生計劃的專業 里,如果沒有特別不能接受的專業,還是要盡量填寫“服從專業調劑”。假如所報6個專業都不能錄取,還可以被調劑錄取到其他專業,以制止落榜。實際上,服從 專業調劑等于為自己“買了一份保單”。4、專業錄取除過看總分之外,一般還要看與本專業相對應的學科單科成績,達不到最低要求該專業是不會被錄取的。比 如,語言類專業相應的外語成績低于規定的分數,數學、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計算機類等專業相應的數學成績低于規定的分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編輯 學等專業相應的語文成績低于規定的分數,都不會被錄取。如果考生某學科的單科成績低于規定的分數,就盡量不填報相應專業。具體規定需要考生認真查看《招生 簡章》和招生計劃括號里的說明。5、教育部與衛生部在高校招生政策文件中明確規定了三種情形:(1)身體某些疾病或缺陷不得報考;(2)身體某些疾病或缺 陷限制報考;(3)身體某些疾病或缺陷不宜報考。“不得報考”是絕對不能報考,報了也絕對不會錄取;“限制報考”就限制報考一定類的專業,如果報了很可能 錄取不了;“不宜報考”就是不太適合報考該類專業,即使錄取了對考生也是晦氣的,還是要盡量制止的好。
總而言之,平行志愿的風險還是顯而易見的。只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還是可以防范的。希望考生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