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貴校招生專業有哪些變化?
答:我校招生專業今年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部分:
1.按大類招生專業進一步增加,繼2017年增加經濟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學類、計算機類、統計學類之后,2018年增加了法學類。不同于其他按類招生專業的是,法學類下屬的法學、法學(法學與英語)兩個專業在新生入學后即根據入學英語分級考試和高考英語成績以及考生意愿,從第一學期開始分別進入兩個專業進行學習。
2.部分專業根據學科規劃和辦學任務進行了整合,例如漢語國際教育和制藥工程兩個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分別調整至國際教育學院和藥學院進行招生,此外,還有朝鮮語專業調整至朝鮮語言文學系、自動化專業調整至計算機類、化學專業調整至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等變化。上述調整,可拓寬學生專業理論基礎,聚化培養力量,提升教學實踐水平,并為畢業生與就業市場接軌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3.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歸并于計算機類進行招生。
問:貴校“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民族語零起點班)”如何招生及培養?
答: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維/哈)零起點班,分別設置于我校藏學院、維語系、哈語系。各語種輪流招生,學制四年,免收學費,招收填報了該專業志愿的高考使用漢語答卷的各族考生。
該班以藏/維吾爾/哈薩克語言文化為根基,以漢語和英語為兩翼,以“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為教育目標,培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與文化素養和漢語、外國語、民族語基礎,具有扎實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功底、較深的中西人文修養,具備從事翻譯、國際交流、科研、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業務水平及實踐能力, 能夠滿足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多語種復合型人才。
需要強調的是,該班在大二時會有半年口語實習期,將深入民族地區農牧民家庭實地鍛煉相關語言能力。此外,畢業時有50%的合格畢業生可獲得保研資格。
問:貴校今年錄取專業級差設置情況?
答:各專業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錄取,不設專業級差。
問:貴校是否允許入校后轉專業?是否可以輔修其他專業?
答:學校尊重學生意愿,除藝體類等對學生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外,其余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兩個學期末各有一次參加轉專業考試重新跨文理跨院系選擇專業的機會。根據往年數據,申請轉專業的學生約30%能成功轉入新專業。
我校學生從大二開始可以申請輔修。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當年的輔修專業開設情況進行選擇,修滿規定學分,可獲得第二輔修專業證書;參與輔修專業畢業論文答辯并通過者可獲得輔修學位證書。
問:貴校對少數民族考生和漢族考生的政策?
答:在同等條件下,我校優先錄取少數民族考生;錄取時承認各省級招辦對少數民族考生的政策加/降分(但根據教育部規定,不得超過20分)。
漢族考生可以報考我校所有專業(不含預科);絕大多數省份分省計劃不確定民族比例,以分數優先原則實施錄取。
問:怎樣報考民族預科(全國)班?其錄取方式及入學后的待遇如何?
答:民族預科班的招生對象主要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及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考生。
預科班的志愿填報與錄取均與本科專業同步進行。根據考生志愿并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投檔政策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對于人口較少少數民族考生,根據國家以及各省級招辦相關照顧政策擇優錄取。預科(全國)班學制一年,學習期滿,經德、智、體全面考核,合格者升入我校本科繼續深造,不再參加高考。升入本科后與應屆錄取新生混合編班,享受同等待遇。
問:定向西藏就業專業的招生條件、入學待遇以及如何就業?
答:該班要求應屆非西藏生源,凡報考該班的考生錄取分數可適當降低。入學后免學費、住宿費及教材費(具體標準以入校簽訂協議為準),學習期間享受每年2400元助學金。根據西藏地區人才需求情況,2018年該班招收專業為生物科學類。學生入學后須簽訂相關就業協議,畢業后由西藏人事廳安排到西藏基層工作5年。
問:“民考民”考生(即高考使用民族語答卷)報考漢語授課專業需注意哪些問題?
答:考慮到“民考民”考生對漢語的掌握程度,為避免出現進校后跟不上學習進度的情況,要求“民考民”考生報考我校漢語授課專業時,必須加試由教育部命題的漢語文,且漢語文成績必須達到及格水平。
問:西藏、新疆內地班的招生情況如何?
答:西藏、新疆內地班的招生情況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執行。
問:貴校2018年國家專項計劃如何分配?有何政策?
答:我校2018年國家專項計劃面向冀、蒙、皖、贛、豫、湘、鄂、桂、渝、云、貴、川、藏、陜、甘、新等省市區招生共計132名,詳情請查閱我校簡章或各省級招辦所公布的高校招生計劃。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國家專項計劃所含招生專業以貧困地區急需專業為主,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本科計劃在本科提前批次結束后,第一批次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招生學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專項計劃錄取新生可在校期間可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申請調整專業,并與其他學生同等享受獎助學金政策。
問:請談談貴校與國外高校交流的情況,有無互換學生交流學習?
答:目前,學校已同國外200余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與學術交流關系。2017年,共接納近1000名外國留學生,聘請近100名外籍教師和海外知名學者,接待近260余名國際友人來校交流訪問、洽談合作。此外還選派近400余名學生出國進修文化交流、學習深造。
2018年,與我校有具體合作項目的海外高校有80余所,年派出交流學生400余名。目的地既有歐美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也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水平大學,其中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伯明翰大學、南安普頓大學這樣的排名世界前20的頂尖高校。自2017年開始,我校優化了學生出國交流的申請程序,在校生只要獲得托福、雅思等符合要求的外語標準化考試成績即可申請。申請成功者可視派出國家的具體情況獲得數萬至十余萬元人民幣的留學資助。
問:貴校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辦法和措施有哪些?
答:自建校以來,我校從未發生過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事情。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我校的資助辦法和措施主要有:
1.設立數十項獎助學金,其中最高額度為8000元;
2.每年設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700余個,學生在得到鍛煉的同時,改善自身學習生活條件;
3.設立專項助學基金用于“獎、貸、助、減、補”;
4.可以申請在校期間政府全額貼息的國家助學貸款。
問:錄取結果何時公布?通知書如何發放?
答:各省錄取結束后,我辦即在招生網頁上公布錄取結果,并通過郵政特快專遞郵寄通知書。所有通知書均蓋有“中央民族大學”校章以及“本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字樣,謹防假冒。錄取結果以我校網站公布信息為準,歡迎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