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內申報設立7個以上新專業,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黑龍江科技大學竟然一下子申報在2015年新設立56個本科專業,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合肥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李長春介紹,北交大的新專業建設首先要符合兩個要求,一是具有軌道交通特色,二是服務國家需求。專業設置很少有從零到有的情況,多數都是在某一專業已經建設得非常成熟之后,在與之相關,并且國家有需求、國家發展有需要的方面增設專業,這就意味著新設立的專業一是確有需求,二是專業能力、人才培養質量有保證。
李長春說,在學校內部,一個新專業的誕生要經過重重關口。教務處為第一關卡,教務處會要求相關專家對專業設置的基本形式進行考察,比如課程,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實踐環節等等。學術委員會為第二關卡,學術委員會立足學校發展,進行宏觀考慮,學校戰略發展是否需要增設該專業,人才質量提升能否把握好等等。學術委員會成員均為各個學科領域的帶頭人,或學校內部職能部處的處長,他們都對學校的發展方向、定位有著清晰而準確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要引導高校用好專業設置自主權,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強調,“高校設置和調整專業要主動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需求導向、條件保障、規模適度、持續建設的原則制訂專業建設規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