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邏輯一定要遵循這樣的準則: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進入什么行業,這種工作會招聘怎樣的學生,然后按照目標填報高考志愿,而不是恰恰相反。
否則,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一片懵懂,畢業的時候臨秋末晚再去找工作,四年的時光已經過去了,一切也都晚了。一句話,從志愿填報開始就要讓大學生涯去適應將來的就業,而不是按照自己所在的城市、院校、專業去找一份工作。
按照這個邏輯,要對每一個熱門行業就業形勢分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高考志愿開始就查閱這些公司的校園招聘簡章,看一看究竟這些機構在招什么樣的人。人家招聘怎樣的人,您就按照怎樣的方向去報考志愿。
這樣做下來您一定會很驚訝,大家會看到,電信公司未必只招電信相關專業,金融企業未必只招金融相關專業,不但有相近專業、還有很多毫不相關的專業。大家不要奇怪,這些年行業的劃分已經被大大弱化了,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不同專業的員工,甚至最需要的專業根本就不是本行業的人。
就業的時候完全是買方市場,每個公司都會按照自己的需求對畢業生進行篩選,才不管您是什么學校、什么專業。
好了,知道就業方向招聘怎樣的學生,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有怎樣的學校、怎樣的專業。您會發現,現在高校志愿報考中的專業五花八門,讓人根本不知所云,最根本的原因是想把關鍵信息隱藏起來,給一個爛專業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招生。
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識別專業類型,在招生簡章上看到專業名稱,大家可以上這個學校網站看一看專業介紹,以及這個專業究竟在那個學院、那個系,同一學院的還有什么其他專業。
這樣下來,一個專業究竟要學些什么就一清二楚了。這個院系只要有1-2個爛專業,無論這個專業名字多么好聽,也不能報考,十有八九會挨坑。
其實,本科階段同一院系、不同專業的課程設置都差不多,沒什么大的分別。所以,在城市、院校一定的基礎上,本科專業報考只看大類,只要大類符合 某個方向,就業的時候就是同一個方向,根本沒有細分。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各家機構、尤其是頂級機構的招聘目錄,只有大類,根本不會細分本科專業,比如,會 計大類、金融大類、計算機大類,只要在這些類別之下就算可以了。
比如,南開大學商學院會計大類專業包括國際會計、會計學兩個大方向,同時商學院還有財務管理專業,相比之下,會計學國際會計方向招生分數最高。
我要告訴大家,國際會計、會計學、財務管理雖然在商學院分屬不同系,但是,主體專業課程都差不多,取個國際會計的名字是為了好招生(未必好就 業),涉外會計只有極少數頂級企業才會有這樣的崗位,要面臨來自清華、北大等超一流高校的競爭,而南開的就業優勢主要集中在天津本地。
既然大類專業都差不多,這里面就有了技巧。在同一大類專業里,有的專業分數很高、有的專業分數偏低,其實,這些專業都在同一個學院、同一個系里,學的東西差不多,甚至連專業課都是在一起上的。
既然如此,干嘛不撿著低分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