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學前教育
適合指數:★★★★★
該專業自誕生之日起,似乎就沒有“消沉”過,在人才市場上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許多幼兒家長的共識。國辦幼兒園越辦越紅火,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更是呈現“星火燎原”之勢,一個幼兒入園收費三五萬甚至七八萬已經不是少數,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幼兒一年的學費甚至超過了十萬。有如此高的天價做背景,培養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還愁就業嗎?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統計與測量、幼兒心理、學前兒童認知發展、幼兒衛生與保健、幼兒游戲理論、環境與兒童健康、家庭教育、幼兒園管理、美術、舞蹈、聲樂、鋼琴等。
就業目標
幼兒教師:在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托兒所、親子園等單位任幼兒教學工作,并能擔任幼兒英語、舞蹈、美術、鋼琴等技能的培訓和指導;研究人員:在學前教育研究機構及衛生保健部門等從事幼兒教育研究;其他:從事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咨詢服務、產品開發、圖書出版等工作。
NO.2社會工作
適合指數:★★★★☆
社會工作是一門應用學科,以社會福利計劃和社會服務為研究對象。旨在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方法,研究社會問題的規律及解決辦法,促進個人與集體的發展。它關注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會某一方面受到損害的個人、群體。促進社區和社會的協調發展。這項工作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
主要課程
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個案與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社會環境保護、人口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心理學、青少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等。
就業目標
公務員:在各級政府尤其是鄉鎮街道等基層單位從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工作;公關人員:在大中型企業運用對企業文化的了解,解決企業與人的問題;其他:運用調查分析方法與技術為企業進行市場調查和分析等工作。
NO.3小語種
適合指數:★★★★★
小語種的定義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指非通用語,即聯合國規定的6種通用工作語(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之外的語種;另一種是指除英語之外的所有語種。
主要課程
各語種的主要課程一般有基礎外語、高級外語、視聽、口語、外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學概論、報刊閱讀、同聲傳譯、相應國家的文化概論和文化交流等。
就業目標
翻譯:在各類涉外企業任翻譯;公務員:在國家各級外事機關從事外交工作;編輯記者:在國際廣播電臺、電視臺、外語出版社等工作;導游:在各大國際旅行社工作。
NO.4廣播電視學
適合指數:★★★★☆
廣播電視學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專業。在電訊技術和電子技術的支持下,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范圍、速度和內容已經大大超過傳統新聞傳播的地位和影響。聽“聲音”,看“圖像”,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人們尊敬“秀才”,因為“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現在可以把“秀才”換成“廣播電視”了。
主要課程
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廣播電視編輯與節目制作、電視專題與電視欄目、電視攝像、廣播電視史、廣播電視法規與廣電職業道德、外國廣播電視事業、電視作品分析、公共關系學等。
就業目標
主持人:在電臺、電視臺從事新聞工作;編輯記者:在各級傳媒機構如報社、雜志社、網絡等從事新聞工作;公務員:在各級政府機關從事文秘、宣傳工作。
NO.5播音與主持藝術
適合指數:★★★★★
十多年前,播音與主持還是少數專業人士熟知的名詞,而今,卻是成千上萬的少男少女報考的熱門專業,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在電視普及之前,這個專業叫“播音”,培養的對象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自從人們能從電視里看見播音的“人影”后,就出現了“主持”一說。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是最早開設“播音與主持”專業的高校。
顧名思義,該專業是研究播音創作和主持藝術發生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的對象是播音主持創作活動這一個動態系統,因為這個創作系統涉及許多學科,也決定了本學科的綜合性和邊緣性。
主要課程
播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電視播音主持、文藝作品演播、播音學概論、新聞學概論、新聞采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等。
就業目標
播音主持人:在廣播電視等新聞娛樂系統從事播音與主持工作;配音員:在電影制片廠、電視臺影視劇制作機構從事電影、電視劇的配音工作;網絡主持人:在網絡媒體從事播音與主持工作。
NO.6博物館學
適合指數:★★★★☆
博物館學就是研究涉及陳列的諸多問題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博物館陳列實物的利用、博物館保藏的歷史和組織管理,博物館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等。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既對所陳列的物品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又具有陳列方面的專門知識,比如美學、受眾心理學、藝術設計等知識,研究如何按一定的主題思想、主題結構,經過科學的、藝術的手段組合而成的陳列內容,從而更好地為大眾提供文化教育和文化休閑服務。
關于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趨勢,通過下面一組數字可以一目了然:目前全國博物館數約2000個,以13億人口計,平均65萬人擁有1個。館內擁有藏品總量約為800萬件。而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有藏品1800萬件,僅此就等于我國所有博物館館藏總量的1倍以上。英國不列顛博物館館藏400萬件,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館藏300萬件。我國館藏最多的故宮博物院也不過100萬件,其他大館和省館充其量就是十幾萬件。上海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所以,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距離的中國,博物館專業學生就業前景是一片光明。
主要課程
博物館學概論、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經營管理、物質文化史、文化人類學、文物學概論、文物管理與法規、中國歷史地理、古代工藝美術、民俗學、藝術史、考古學通論、文物與考古技術、文物保護基礎等。
就業目標
研究人員: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以及海關、新聞出版、教育等單位,從事文物與博物館管理、研究工作。
NO.7心理學
適合指數:★★★★☆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一般分三個小專業: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這些專業多數開設在師范類院校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這是心理學專家對心理學的適應范圍所作的肯定答復。該專業幾乎涉及一切應用科學,諸如教育、工業、商業、醫學、軍事等領域。由于心理學在國內學科發展歷史上的欠缺,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人才非常缺乏。不過,由于該專業大多設在師范類院校,所以,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選擇的就業領域還是中小學校。
主要課程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科學等。
就業目標
教師:在中小學校從事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咨詢師:在醫院或其他社會機構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管理人員: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NO.8護理學
適合指數:★★★★★
護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她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與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科學理論為基礎,形成其獨特的應用技術和護理藝術,為人們生老病死這一生命現象的全過程提供全面、系統、整體的服務。
而今,隨著重癥監護、介入治療、器官移植等尖端醫療技術的發展,低層次的護理技術已經遠不能滿足臨床醫學的需要,它已經從打針、送藥、包扎等簡單的機械勞動,發展成為一門集科學、倫理、藝術于一體的新學科。
該專業畢業生過去多在醫院內工作,現在,由于社會需求的擴大,護士工作范圍已由醫院擴大到家庭、社會、城市、鄉村。護士除在各層醫療機構中服務外,也到幼兒園、老人院、工礦企業、機關團體,為健康人群服務,進行預防保健工作。
有資料顯示,每年全國招收的本科護理將近一萬人,其中男生占到10%~20%。物以稀為貴,男生畢業時,往往會被各大醫院“搶購一空”。在大醫院的一些特殊科室,如ICU、急救中心、骨科、泌尿科、婦產科等,男護士是最受歡迎的“特殊人才”。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倫理學、心理學、病因學、藥物治療學、診斷學基礎、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管理學等。實踐教學一般安排不少于36周。
就業目標
臨床各科專業護理師;社區健康教育者;康復中心護理師;保健產品經理或顧問(研究和提供科學的健康輔助器材);教師或健康報刊記者(從事健康知識的普及工作)。
NO.9旅游管理
適合指數:★★★★☆
旅游管理是新興的邊緣性學科,系統融合了多門學科的知識:管理學、經濟學、地理學、數學、文學、外語、相關歷史、法律等等。它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旅游區前期規劃、旅游區開發管理、旅行社管理、飯店及餐飲管理等同旅游相關的各方面管理內容。
旅游管理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對學生的實踐要求很高。實習時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現代酒店餐廳服務、客房服務等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游資源與開發等。
就業目標
導游:到各類旅行社作導游;管理人員:到大中型酒店企業做管理工作;公務員:到各級旅游局作管理工作;翻譯:到涉外旅行社從事翻譯、導游工作。
NO.10文化產業管理
適合指數:★★★★☆
這是一個全新的專業。2004年首次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出現。文化產業管理,它的前提是文化,文化是這個專業的深層基礎,是這個專業的靈魂所在。沒有文化之根,管理就難以為繼。中國缺乏管理人才,但更缺少真正了解本土文化底蘊,能把握文化內部深層的豐富性和同一性并因勢利導對他們進行保護、管理并使其健康發展的人才。
文化始終是這個專業的靈魂所在。學習者不僅要看到物質層面的文化,更要看到精神層面的文化。應該充分的吸收和發掘社會的文化底蘊,把文化、生態環境、輿論導向和管理結合起來。
這又是一個飛速生長的專業。
該專業甫一出現,便引起全國各高校,尤其是綜合類、文科類高校的極大關注。受該專業潛在的就業市場前景的誘惑,以及投資少(幾乎不用投資),師資好找(歷史老師可以迅速轉向)的誘導,短短幾年,該專業便在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茁壯成長起來。據初步統計,截至2008年,全國已有30所左右的高校開設了這個專業,這還不包括在相關專業設立專業方向的高校。預計今后幾年,該專業還會以更快捷的速度登陸其他高校。
文化產業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產業,被公認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或“黃金產業”。日本經濟學家甚至不無夸張地將其稱之為“21世紀的最后一塊暴利蛋糕”。
文化產業所帶來的財富是巨大的,尤其是伴隨著近二三十年現代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文化產品借助網絡傳媒技術,徹底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無限地拓展了流通徑域,提升了盈利空間,從而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財富神話。
文化產業是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包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絡傳播、文化娛樂等行業。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速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該領域的人才奇缺,這已成為制約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主要課程
文化學、中國文化史、產業經濟學、管理心理學、文化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會計學、應用統計、公共事業管理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管理理論與實踐、藝術基礎、美學概論、民俗學、宗教文化概論、廣告學、出版管理學、管理文秘等
就業目標
管理人員:在文化產業類如影視產業、音像制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與數字產業、網絡游戲、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文化旅游、會展、廣告傳播等部門,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以及文化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從事策劃、設計、經紀、包裝、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