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余缺計劃數向社會進行公布,供尚未被錄取并達到錄取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下面為大家介紹征集志愿的相關信息。
1.各省教育考試院或招生考試院官網:通常在相關批次征集志愿開始填報前一至兩天,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考生可在官網首頁找到。點擊公告能查看該批次征集志愿學校名單。
2.陽光高考官網:陽光高考網是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指定平臺,為考生查詢征集志愿學校名單提供便利,考生可登錄查找相關信息。
3.高校招生官網:所在省市區高考志愿填報網站也是查詢征集志愿的途徑之一。考生登錄后可查看參與征集志愿的高校和專業,這些網站通常提供院校介紹、專業設置、招生計劃等信息。
4.搜索引擎查詢:查詢征集志愿學校名單時,搜索引擎可輔助。考生可用如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 “XX 教育考試院征集志愿學校名單”(XX 為考生所在省份名稱),能快速找到官方公告和名單,但要確保搜索結果來源權威可靠。
1.詳實了解要求與流程:考生需關注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時間,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因為這類志愿時間很短。可通過官網、中學通知獲取信息。填報流程為先查詢缺額信息,掌握填報時間上網填報,選擇院校要考慮自身是否達要求,不足分數無法填報,系統會審核分數。最后合理填報征集志愿并按時提交。
2.慎重選擇院校與專業:考生選專業和院校時避免 “扎堆”導致落選。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不一定降分錄取,有的專業分數可能更高。考生不能盲目沖高,尤其是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有不少是沖刺名校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議考生志愿 “冷熱” 結合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同時認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了解重要信息以增加錄取機會。
3.合理安排志愿梯度:考生填報征集志愿要堅持 “沖、穩、保” 原則。“沖” 可選擇略高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專業組,但要避免盲目跟風防落選;“穩” 是選與自己分數相當的院校專業組以確保錄取機會;“保” 為選分數相對較低的院校專業組。此外,填報志愿還要根據體檢結果、結合體檢指導意見并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開限報專業。
1.特點不同:平行志愿是在同一錄取批次設置多個并列院校志愿,按 “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不再補檔” 原則投檔錄取。考生可同時報多個院校志愿,志愿間無先后順序,計算機按考生分數從高到低檢索,將檔案投到最先符合條件的院校。征集志愿是每批錄取結束后,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進行的再次招生錄取。其院校和專業數量少、時間緊,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重新填報志愿參與投檔錄取。
2.投檔方式不同:平行志愿投檔方式按考生分數和志愿順序進行。計算機先將考生按分數排序,再依次檢索志愿。檢索到考生志愿時,按其院校順序,將檔案投到最先符合條件的院校。檔案投出后,不再檢索其后志愿。征集志愿投檔方式與平行志愿不同,按 “分數優先、遵循志愿” 原則投檔。因參與考生少、院校專業選擇有限,投檔競爭激烈。征集志愿投檔時,系統優先考慮高分考生志愿,按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投檔。
3.填報機會不同:平行志愿每批錄取開始前,考生有一次填報志愿機會,可依分數和興趣合理填報多個院校志愿以增加被錄取機會。征集志愿在每批錄取結束、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出現。考生要關注教育考試院公告,及時了解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填報,錯過則失去該批次錄取機會。
4.風險不同:平行志愿風險較小,考生可填多個院校志愿且無先后順序之分。但分數不高或志愿不合理,仍可能滑檔或退檔。征集志愿風險大,院校和專業少、時間緊。考生填報需謹慎,避免滑檔或退檔。征集志愿投檔分數線可能更高,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