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高考錄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后,省級招辦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余缺計劃數向社會進行公布,供尚未被錄取并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征集志愿的相關信息。
1.查詢自身投檔狀態: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先查詢錄取狀態,若顯示 “自由可投” 則未被錄取可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未填報該批次志愿但符合條件的考生也有機會,比如填報失誤或不了解情況未報的,成績符合要求可參加征集志愿填報。
2.查詢征集志愿院校:考生需從省教育考試院查詢缺額院校等重要信息,省教育考試院通過官網發布,考生要關注官網消息以便及時掌握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并上網填報。一般考生可通過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獲取信息。
3.篩選院校專業:考生選院校要考慮自身是否達最低要求,不足分數無法填報,系統會審核分數。考生要結合自身合理填報征集志愿,避免 “扎堆”,不盲目跟風選熱門,根據興趣愛好等選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此外,考生可參考歷年錄取情況合理填報志愿。
4.及時提交志愿:考生填完志愿后要認真核對信息并確認提交。提交前檢查專業和院校是否符合自身情況和興趣。一旦提交就不能修改,所以要認真對待確保無誤后再提交。同時注意征集志愿截止時間,避免錯過。每年有考生因粗心錯過時間而失去參加征集志愿的機會。
1.注意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征集志愿填報時間通常較短,考生需密切關注省招辦公布的時間及地點信息。每批次征集志愿時間公布后,填報截止時間一到,網上填報系統將自動關閉。為避免錯過時機,建議考生盡早到達填報地點或提前做好準備。
2.認真了解征集院校信息:考生填報征集志愿要以省招辦公布的計劃信息為準,填報前對照檢查專業和招生簡章,確保了解所報專業,注意服從專業調劑可增加錄取機會,如高校在征集志愿中可能有新要求,考生需仔細查看以做出合理志愿填報決策。
3.充分結合自身情況:考生填報征集志愿要充分考慮自身情況和特殊招生要求。如高校有分數要求則分數不夠者勿填;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勿填高收費高校;藝術、體育考生只能填專業合格的高校。考生還需根據體檢結果、結合體檢指導意見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開限報專業,否則可能被退檔。
4.謹慎規劃填報方案:考生選有缺額的院校及專業要理性,避免再次 “扎堆” 落選。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錄取分數不一定降低,取決于缺額計劃數量和報考人數。考生填報志愿應 “冷熱” 結合,以保底院校為主,且要考慮所報院校剩余專業能否接受,一旦被錄取不能退檔調換。
1.投檔方式:征集志愿一般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按 “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進行。先根據考生投檔成績排序,位次高的優先投檔,再按志愿順序檢索,符合條件即投檔。需注意征集志愿雖有多個平行志愿,但只有一次投檔機會,若被退檔則不能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檔,只能等下一批次錄取。
2.錄取原則:院校對征集志愿考生錄取遵循擇優原則,綜合考量高考成績、體檢結果、專業志愿等,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有特殊要求專業會審核專業成績,部分院校征集志愿時對單科成績有要求。
3.分數變化:征集志愿錄取分數有波動。一方面,因征集志愿在正常錄取后,考生少且分數分散,錄取分數可能低于正常錄取;另一方面,若專業受青睞報考人數多,錄取分數可能上升,如某些熱門專業征集志愿錄取分數甚至高于正常錄取。
4.補錄情況: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若有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可能進行補錄。補錄規則與征集志愿類似,時間更晚,院校和專業更少。考生可留意補錄信息,以便有機會及時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