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4007-567-088
通知公告:

我院2025招生已正式啟動,名額有限,預報從速!

點擊報名

免費獲取簡章

認真填寫以下信息,免費郵寄招生簡章!

申請人 *
聯系電話 *
郵寄地址 *
身份證號 *
聯系我們
在線報名

報名成功后,48小時內院校老師電話回訪!點擊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咨詢專業老師為您解答疑問

校園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 校園動態

北國劇社尋找最后的小丑

發布日期:2013-04-10

4.jpg

  11月27日上午九點半,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裝修一新的劇場里,北國人已經到了不少,兩個到得早的男生坐在臺前還啃著面包。

  這天,藝術團北國劇社再次開始緊鑼密鼓地排練話劇《最后的小丑》,希望再次將這部大戲奉獻給校內觀眾。

  為了熟悉新的舞臺,工作人員正在臺上練習換場,巨大的舞美道具要好幾個人一起才能推動。導演張夢雨告訴我們,早上八點,七個姑娘就集合起來,把大型道具從研究生樓E座劇團辦公室搬到新劇場,已經練習一個多小時了。

  換場安排得差不多后,張夢雨趕忙讓先到的張超他們上去練幕間歌曲。張超故意抱怨自己剛吃完三塊辣椒嗓子不好,但還是興高采烈地跳上舞臺,舞臺一角的電子琴聲也隨之響起。

  十點,演職人員們說笑著,三三兩兩陸續走進劇場。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最后的小丑》演職員班子。

  這班年輕學生從大一到大四都有,分布在各院系,卻都不分彼此,親密地以外號相稱。暌違一個月又在舞臺上聚首的他們很快熱絡地聊起來,負責音樂的曾思捷隨手彈出一串串歡快的音符,現場歡樂不斷。

  這次排練是中斷排練一個來月后的首次“粗連”,先讓演員溫習臺詞,找找感覺和狀態。13名演員中唯有女主角樂星和兩位導演之一金然由于緊張備考沒有出現。

  主演丁一滕不知何時已經到了。他穿著簡單寬大的運動裝,安靜地坐在臺下,黑框眼鏡下單眼皮的眼睛默默看著臺上已經練起來的同伴,沒有化妝的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小丑的樣子。

  丁一滕被確定為《最后的小丑》的主演已經半年了。回憶起選角色,他斬釘截鐵:“當時,我第一眼就看上了這個角色,一定要演。”

  丁一滕從小的夢想就是要嘗試300種人生,演繹300個角色。一生中要趕上一個好角色何其不易,他義無反顧全情投入了小丑K的內心世界。

  從最初編劇筆下“不善與人交流”、有些“自閉”的小丑形象,到現在“單純、活躍、執著”的K,是丁一滕在長達半年的排練中,在暑期整個八月每天10小時的集訓期中,在一次次揣摩和反思中完成的轉變。

  “這樣的小丑在舞臺上效果更好,能打動觀眾。”丁一滕說,從觀眾角度出發周全考慮后,再做功課,這樣觀眾容易受感動。其實不僅是觀眾,身為主角的他在臺上也會流下真實的眼淚。“想打動觀眾必須先打動自己,”丁一滕摸摸自己的后腦勺,“后腦勺都會發麻。”

  “每個人都是靈魂人物”

  其實不只丁一滕經歷了無數的摸索與改變,整個《小丑》劇組乃至整個北國都是如此。

  北國劇社作為學生劇團,排一場劇,首先要根據人物性格去選演員,再按照演員的特點去改劇本。張夢雨說,劇本是“大家磨合很多遍,邊排邊改”才最終成型的,其實《小丑》有很多版本,在排練中這些版本被一次次推翻再重塑。“很多東西是在臺上碰出來的”,試演中出現的問題也許恰好效果還不錯,于是被保留下來。

  而這次《小丑》在新劇場的演出,依然面臨很多現實問題———如新劇場內舞臺距觀眾有一定距離,影響小丑出場時對現場氣氛的帶動。于是,在排練中,大家集思廣益,七嘴八舌地為小丑設計出場方式,考慮讓小丑從觀眾席后排出場,利用滑板或自行車從坡上滑下來。丁一滕躍躍欲試,而沉穩的張夢雨則不忘提醒他要考慮安全問題。

  排練一部話劇需要群策群力,尤其是在北國,更鼓勵充分發掘每個人的潛能。《小丑》的劇本和音樂都是原創,負責服裝的趙安琪和負責舞美及燈光的劉雪森兼具演員身份。

  北國從來不苛求北國人某方面能力多么拔尖,團長何其煒說,“最重要的是態度。也許一個人在演戲方面未必強,但他有興趣,熱愛表演、熱愛北國這個大集體,綜合能力強,愿意為北國付出,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排好戲。”何其煒反復強調,每個人都是靈魂人物,缺一不可。

  當然,排練中也常有摩擦發生。“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矛盾是必然的,”何其煒用習以為常的淡然語氣說道,“鬧情緒之后該排練還照常排練。”

  北國人熱愛表演更熱愛北國,大家為了“把戲演好”這個共同目標而聚在一起。這個過程中,會有磨合,但更多是一起奮斗、一起努力的快樂,每個人都對北國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

  來自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專業,面對著不同程度的學業壓力,《小丑》劇組的演職員們努力地平衡著排戲與學業的關系,小心翼翼地尋找著平衡點。劇團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如同北國老團員吳曉樂所說,“非常的純粹,放棄功利之心就奔著把戲演好的目標去。”而這正是他們的理想主義。更何況,今年是北國劇社成立25周年,大家“不想把北國這塊這么有紀念意義的牌子砸了”。

  “大家為了《小丑》付出很多,經常要熬夜,從晚上八點排練到凌晨一點。”十月份演出之前,為了拍錄像,大家早上八點集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四點方才告一段落。之前在北國劇場排練,常常拖到很晚,負責十一點清樓的樓管大爺都見怪不怪了。“幾個女生住在一個樓,因為常晚歸,樓管大媽都認識她們幾個了,還找她們談話,問‘最近都這么晚回來,干嘛去了?’”張夢雨笑言。

  舞臺上下的自我實現

  正是北國人充滿熱忱的演繹,贏得了舞臺下觀眾的掌聲與淚水。

  當樂星飾演的瑪麗蓮一襲紅色短裙,在監獄里絕望地獨白,當丁一滕飾演的小丑K回憶著他如何愛上瑪麗蓮,悲傷地道出“可惜,她已經長大,再也不喜歡她為我戴上的面具”,當小丑K強顏歡笑與瑪麗蓮訣別,沙啞地喊出 “我沒用,我只是個卑微的小丑”……臺下觀眾早已泣不成聲。

  小丑K的笨拙的愛,瑪麗蓮的勇敢執著的愛,交錯編織成這部悲喜劇的高潮迭起,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流淚。也許正如編劇張洋所說,每個角色都是她一部分靈魂的投射,都來源于對人生的感悟、個體的孤獨與 “每個人在卑微中求得的高尚”———也許這部話劇的力量就來源于此。在其中,我們都看見了自己。

  這種力量借由編劇的筆表達出來,在導演二度創作下而后又借助演員的三度創作表現給觀眾,在觀眾眼中完成最終的四度創作。

  話劇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對其懷有自己的理解。在丁一滕的理解中,“最后的小丑”說的是每一個人。“每個觀眾都是小丑,”他說,“每個人都披著華麗、歡樂、有些虛偽的外衣,其實在這外衣下,都有一顆單純的心。由于種種世俗的規則,這顆心不能露給外人看,故而將事物變得復雜和虛偽。”同時,每個人又都會有一個小丑愛著你。來看《小丑》的大多數觀眾都是女孩子,其實她們的內心深處都渴望有一個小丑無所求地全心愛著自己、陪伴自己。

  “每一個人坐在劇場中都是一種自我實現。演小丑,就是為了自我實現和讓觀眾自我實現。”丁一滕喜歡“自省”這兩個字,一方面是對演員,一方面也是對觀眾。他期待觀眾們看過《小丑》之后能對人生再審視。

  北國人是幸運的,與話劇為伴,多了一種剖析自我、理解生活的途徑,他們感謝藝術團的支持,感謝觀眾的支持;師大人更是幸運的,我們擁有這么一群熱愛話劇、熱愛生活的北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