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業考試順利過關,卻因文化課考試不能通過而與自己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的藝術生不計其數,文化課水平不行,進入大學后勁不足,無法適應專業學習,難以在藝術是有所成就。
不少考生感覺所有的知識內容都很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重點。精學堂老師們建議,沖刺階段復習,一定不能忽視語數外三門主科。
如何才能攻克這三門主科呢?老師給出的建議不可不看哦!
語 文 篇
臨考前,首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給大家一些實用的建議。
一、重在鞏固基礎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取得好的復習效果,猜題、押寶式的復習是最不可取的。語文學科知識內容龐雜,為了提高復習效率,我們必須用好三份現成的資料:
1、 知識整理本。每個高三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知識整理本,整理的內容往往是各自語文復習中的難點和重點,但很多同學忙于功課(或老師的作業)往往只整理不鞏固,或疏于鞏固。在最后復習的階段,無論如何都必須首先落實鞏固其中的內容,因為這是復習的精華,能讓復習省時高效,針對性強。
2、 語文課本。回歸課本是語文復習的必需。雖然高考試題中直接源于課本的試題不多,但也不乏與教材內容相勾連的試題,如文言虛詞題,更重要的是高考所涉及的知識點、能力點都是與課本一致的,課本是最好的例子,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如《外國小說賞析》中的八個話題,對外國小說和中國小說的閱讀都有很大的幫助。學會關注課本,同樣可以使我們的考前復習輕車熟路,馬到功成。
3、 2016年語文考試說明。考試說明是考試的綱要,它確定了考試的范圍與方向。我們了可以借助考試說明梳理自己的知識點,明白考試說明上的每一條要求所對應的知識,從而建立完整的知識網絡,有助于全面復習,可以做到高瞻遠矚,幫助大家更好地解答試題。
二、重溫經典錯題
重溫錯題,重要的不是知其然,而是知其所以然,這一過程能幫助我們清除盲點,事實證明,這些考試中的盲點往往是我們的學習的薄弱環節——或知識上的漏洞、或答題技巧的欠缺、或解題能力的不足、或解題步驟的不規范、或審題上的偏差……重溫錯題,可以幫助我們查漏補缺。
錯題也一種可利用的復習資源,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問題,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時彌補和矯正,并在解題過程中引起我們的警覺,能快速提高答題的準確率和得分率。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比花大量的時間苦做模擬試題有更好的復習效果。
當然, 我們所選的試題必須典型,具有代表性,而非試卷中的難題,乃至怪題。
三、適度限時訓練
在高考復習的最后階段也必須有適量的仿真訓練,適當的訓練能幫助學生保持“手感”:這種定時(與高考同步,上午9點至11點半)、限時(略少于150分鐘)的訓練,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考試的節奏,保持思維的敏捷性。
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可以有意進行一些應急訓練:如發現作文離題了,該如何糾偏,使之回到正題上;又如發現考試時間不夠,如何沉著應試,使考試分數最大化等等。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考試時可能會暴露的問題。當然,仿真訓練的另一功能是檢測前期的復習效果,這也是及時查漏補缺的方法。
不過,仿真要適度,四天一次就差不多了,否則會影響整個復習的進度。
四、翻閱報刊雜志
語文試題常常會體現很強的時效性、地域性,語文試卷中有最鮮活的生活。
無論是基礎知識題,語用題,小閱讀題,還是作文題,常常會鏈接現實生活,翻閱報刊雜志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把住時代的脈搏,能更好、更準確地閱讀。
報刊雜志中匯集了許多文質兼美得文章,既是寫作的范文,又為我們寫作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寫作素材。同時,在閱讀中也提升了我們認識、增長我們的閱歷,這樣的積累更有助于我們寫好作文。
當然,翻閱報刊雜志還是一種輕松有效的學習,在復習的過程,也給我們以調節,放松我們緊張的情緒。
都說語文學習要慢工出細活,但臨近考試,如果我們能科學安排,臨陣巧磨槍的話,我們的語文成績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數 學 篇
即將高考,如何科學調整復習行為?如何預防考前焦慮保持良好的心態?如何合理把握數學本質提高備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