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決議》進行宣講輔導。根據《關于做好2022年春季學期二級學院黨組織書記、院長上第一堂思想政治課工作的通知》(校黨宣字〔2022〕1號)文件相關要求,3月18日上午10時,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任淑華教授在綜合樓J101教室面向2021級學生開展題為《從百年黨史中汲取道德力量——談大學生道德自律意識的養成》的2022年春季學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
授課現場
任淑華教授從道德的定義、現狀、自律的培育方法、過程等方面,深入淺出的對大學生道德自律意識的養成進行了詮釋。她強調,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把“學史崇德”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明確要求提出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要想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不斷自覺進行道德修養鍛煉,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克服不良思想,從而不斷提高道德水平。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中國夢”的實現者,肩負著民族振興的偉大使命,而道德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基礎、重要條件及重要保證,直接關系到大學生是否能夠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希望全體學生堅守自信,堅定信仰,敢于逐夢,敢于創新,筑造屬于自己青年人的自信,創造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民族屬于自己的輝煌。
此次課程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把自身的成長與民族的發展聯系在一起,與實現中國夢聯系在一起,作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