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試運行階段工作總結會上獲悉,2013年下半年,上海市教委將在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試運行的基礎上,擴大試點范圍,擬在各區縣各增加1所試點學校,增加試點學校類型,并于2014年啟動義務教育體育多樣化和大學公共體育專業化試點,構建大中小學循序漸進、科學銜接的體育教學體系,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根據興趣小班教學
2013年1月至7月,市教委在全市各區縣所轄的17所高中7千多名學生中開展了以學生興趣和技能水平為依據,打破傳統年級、班級概念的分層次專項教學改革試點工作,共設置20個專項,100個項次,其中較集中的專項依次為籃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足球、排球、網球、武術等8個項目。在專項化教學中,學生按興趣選項后重新編班,實行小班化教學,共編設310個專項教學班,每班學生人數在二三十人。有7所學校、4個專項、9個項次實施了分層教學,涉及籃球、足球、健美操、游泳四個項目,以籃球分層教學的學校居多。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受到學生們的普遍歡迎,受到校長和教師們的支持。
上海市教委組織的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學生喜歡或比較喜歡專項體育課,有近九成的體育教師和校長贊同專項化教學改革方向。亭林中學高二(五)班朱譚青選擇專項時從“第一志愿”被調劑至田徑專項,起初以為田徑枯燥乏味,沒想到,一個起跑動作,老師就能講出很多道道。小朱感嘆,這些內容不遜色于高考課程,而在塑膠跑道上,自己的毅力得到了極大的磨練。
著眼掌握運動技能
作為學校體育的主渠道,大、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存在交叉重復,學生未能按自己的興趣和水平選擇體育專項,未能在一個專項上持續地學習和鞏固,從而真正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這些問題長久以往必將影響到本市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為此,市教委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大學公共體育專業化”的體育教學改革設想。
上海市教委率先實施“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是希望“上推”高校體育,“下引”小學初中體育,帶動本市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乃至全面更新傳統體育教學理念,推動包括體育課、課外活動、學校體育競賽、體育社團、運動隊建設等在內的整個高中體育的深化改革,探索學校體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徑、管理和保障模式。“調整午餐時間,調整校園布局,確保讓學生動起來。”延安中學校長郭雄介紹,為了滿足每一個專項的運動需求,學校將教學樓頂和教學樓大廳改造成室內乒乓球房,將鍋爐房改造成120平方米的體操房,將中庭綠化廣場改成羽毛球場,嶄新的200米跑道也圍繞綠化帶而建。
培養師資提供保障
在會上,上海市教委宣布成立8個項目中心組、1個上海市體育教師國際發展中心和2個上海市體育師資培訓基地,并進行了授牌。依托華東師范大學設立的上海體育教師國際發展中心,依托上海師范大學設立的上海體育教師培訓基地(小學、初中),依托上海體育學院設立的上海體育教師培訓基地(高中、大學),將發揮各自的專業特色和優勢,為上海市大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和培養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平臺,為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提供人力保障。義務教育體育多樣化和大學公共體育專業化試點將于2014年啟動。市教委還將聯合上海體育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師范大學,組織編制《上海市學生體育等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