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讓更多農村孩子看到希望。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我國城鄉間、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部分農村和偏遠地區孩子入學的機會遠低于城市及城市郊區的孩子。國家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發展呼喚公平。教育是農村孩子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落實好國家關于促進教育公平的部署和要求,為農村孩子們求學提供更多機會,他們及其家庭就能看到更多希望。促進教育公平,還要讓不同地區共享教育資源。面向預計錄取率較低、高教資源缺乏的中西部省份招生,在全國高校招生計劃中專門安排18.5萬個名額,由東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則可以繼續均衡區域間的錄取率,減少區域間的教育差距。
促進教育公平,要讓高等教育向所有具備資格的學子敞開大門。“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確定,安排一定的本科招生計劃面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招生,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將面向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1萬名重點高校招生計劃增至3萬名,有利于維護特殊困難地區學子上大學的權利。
讓東西部地區孩子享有同樣的接受高等教育條件,是對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考慮。新增本科招生計劃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缺乏、升學壓力大、農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讓東、西部地區的學子能享有平等的進入高校學習,不因戶籍地不同、家庭狀況差異而享受到不同的待遇,讓機會之門向所有學生開放。
教育公平攸關社會公平,更是中國夢實現的基礎。期待全民教育公平持續推進,人人享有均等教育機會的目標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