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和應用進展成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分三期建設中,其中“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板塊已于3月28日上線。6月底將完成平臺其他各中心的開發和上線,12月底完成平臺各規劃功能的開發與上線。
陳子季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有四大板塊組成:第一個板塊是“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服務學習者享有優質便捷的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提高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使用效率。第二個板塊是“教材資源中心”,服務職業教育教材開發、選用、監管和評價等需要。第三個板塊是“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服務職業教育實訓教學、技能鑒定和競賽考試等應用需要。第四個板塊是“教師服務中心”,服務職業教育干部職工培訓內容優化、培訓質量提升。
這四大板塊通過一站式搜索模塊和監測運行分析模塊,既滿足教師系統教、學生系統學數字資源需要,又服務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平臺具有多主體開發建設、多維度個性應用、多層次提供服務的特點。
一期上線的“專業與課程服務中心”包括:專業資源庫、在線精品課、視頻公開課3個模塊。其中,專業資源庫模塊以專業為單位,為各類學習者和教師提供成完整系統的專業課程資源和學習包,包括全國優質職業院校優勢專業聯合企業共同開發的標準化、示范性課程以及各種拓展資源,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和編輯課程資源,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個性化課程;在線精品課模塊覆蓋所有行業門類,匯集職業教育領域優質的MOOC課程,供教師教、學生學;視頻公開課模塊以職業教育國家級獲獎項目的課程資源為基礎,為職業院校提供可選用、可觀摩的課程。
陳子季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數字化進程,落實工作任務,圍繞建成“優質職教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學生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教師教育教學與備課交流的平臺”,陸續上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教師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資源中心。
一是要豐富資源供給,建立更完善的國家、省、校三級互補的優質專業與課程資源共建共享體系。
二是要開發搜索引擎,建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資源庫數字化學習資源搜索引擎以及智能資源推送服務,促進資源跨平臺、跨學校、跨區域應用。
三是要加強應用監測,建立專業與課程資源完善的監測機制,科學引導資源開發、更新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