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文《扎實推進高校設置工作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其中提到,已向教育部申請啟動安徽公安學院新設,蚌埠醫學院、合肥學院更名大學等工作。
全文如下:
扎實推進高校設置工作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服務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等教育的目標要求,通過科學研究、充分論證,以獨立學院轉設、新設高校、高等學校更名等方式,推動高等教育結構優化調整,擴充我省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走深走實。
一是加快推動獨立學院轉設。“十三五”時期,按照教育部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將獨立學院轉設作為高校設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穩妥推進全省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院校。我省原有獨立學院11所【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已有7所獨立學院成功實現了轉設,分別是:2016年,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轉設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2018年,河海大學文天學院轉設為皖江工學院;2019年,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轉設為馬鞍山學院;2020年,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轉設為蚌埠工商學院,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轉設為合肥經濟學院,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轉設為合肥城市學院;2021年,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轉設為淮北理工學院。目前尚未轉設的4所學校中,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等3所獨立學院轉設已經教育部公示,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轉設已正式向教育部申報。獨立學院轉設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且推進平穩,受到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多次肯定與表揚。
二是穩步調整高等教育結構。“十三五”期間,全省共增加本科院校增加7所(新增1所,獨立學院轉設6所),更名“大學”1所,高職院校新增2所,撤銷1所,本科占比有所提高,高等教育結構進一步優化。安徽藝術學院組建成功,填補了我省在藝術類本科院校的空白;阜陽師范學院正式更名阜陽師范大學,擴充了我省本科優質教育資源;黃山健康職業學院、宿州航空職業學院獲準設立,安徽長江職業學院完成撤銷,進一步推進了我省高等職業教育結構調整;另目前已向教育部申請啟動安徽公安學院新設,蚌埠醫學院、合肥學院更名大學等工作。我省本科高校實現省轄市全覆蓋,高等教育布局結構、類型結構、學科結構、專業結構不斷優化,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
“十四五”期間,我省高等學校設置工作將以“擴容提質、優化結構”為目標,貫徹落實教育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推動結構優化 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共同行動方案》,以供給側結構改革為動力,聚焦“擴容”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覆蓋面,聚焦“提質”提升高等教育層次水平,聚焦“優化”推進高等教育結構調整。
一是高質量編制我省“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按照教育部要求,前期在充分征求各地各單位高校設置需求的基礎上,經系統研究論證,目前我省“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草案正式報送教育部審核,下一步將繼續對接教育部,不斷完善規劃。
二是擴充優質本科教育資源。將全面加強本科層次院校設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作為安徽“十四五”高校設置工作的重中之重。擴大省屬重點高校辦學規模,完成獨立學院轉設,新設一批本科院校,推動“雙高型”高職院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三是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優化存量、做優增量,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填平補齊區域布局短板,完善分類管理機制和分類標準體系,實現特色優質發展。
四是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建設。統籌整合省內各級各類教育資源,支持省內高水平大學在合肥設立高等研究院。依法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規范成人高等學校辦學,建立高校省市共建機制,促進地校融合發展,加強督導評價,對辦學條件差、辦學質量低的高校試行退出機制,確保高校設置和辦學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