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提到,推動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6所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范圍;著力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化高校;推動更多港澳高校到廣東辦學。
推動6所高水平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
深入實施“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整合優勢資源,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對進入國家“雙一流”計劃的高校予以持續支持;推動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水平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范圍。深入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校振興計劃和特色高校提升計劃,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升師資水平和教育質量。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建立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相匹配、優勢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創新學科組織模式,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打造若干全面支撐全省“雙十”產業集群的重點學科群。加快構建高校分類分層發展體系,建立健全分類指導、分類發展、分類評估機制。
著力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化高校
提升廣州、深圳地區高校建設水平,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核心引擎。加快推動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深圳理工大學、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廣州交通大學等高校,著力建設一批與 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海洋經濟、智能經濟、大健康等主體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高水平國際化高校,打造集協同育人、科研、服務于一體的新型智慧中心。支持珠三角其他城市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快籌設大灣區大學、中山科技大學等高校,促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提升高等教育服務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能力,增強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支持汕頭加快打造區域教育高地。支持汕頭、湛江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特色鮮明的高校集群,推進汕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相關高校重點圍繞海洋科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生物醫藥等學科專業領域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服務沿海經濟帶地區承接重大產業。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建設韶關學院等符合區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應用型高校,增加優質學位供給,著力培養基礎教育、旅游文化、醫療健康、生態產業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
推動更多港澳高校到廣東辦學
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加快打造高水平、開放型、國際化高等教育資源聚集高地。大力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加快推動香港城市大學、香港都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港澳高校來粵辦學。深化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支持港澳高校在粵設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和轉移轉化創新成果。支持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與港澳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穩步擴大廣東高校招收港澳臺僑學生規模,實施廣東高校招收香港副學位畢業生升讀本科,鼓勵港澳優秀學生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高校進行短期訪學。加強粵港澳資歷框架合作,探索粵港澳高等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支持粵港澳高校聯盟等教育交流合作平臺建設,鼓勵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的人才聯合培養。建設粵港澳姊妹學校(園)平臺,推動大灣區基礎教育協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