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不少人來說是人生重要的一步,圖為一名男生在寫滿激勵標語的黑板前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攝
2016年起,廣東高考將采用全國統一命題的試卷,10年來的自主命題走向終結,專家表示:
全國統一命題,不影響學生備考
羊城晚報記者 楊輝 曾璇 林世寧
日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高考國家統一命題范圍將擴大,今年新增3個省,明年再擴大7 個,屆時,全國共有25個省使用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試卷。持續了30年不斷擴大的高考自主命題,首次迎來收縮信號。11日上午,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明確指 出,全國統一命題指同綱不同卷,即依然使用目前同一套考試大綱,由國家考試中心統一出多套卷子,供各省選用。
此大背景下,2015年廣東的完全自主命題在走完11年后,將壽終正寢。回顧廣東已走過的10年命題路,專家表示,廣東命題雖然努力體現自身特色,但實際上跟全國命題的思路基本一致。全國統一命題對考生的影響并不大。
為何推行分省命題
降低安全風險 泄題影響較小
“自1952年全國統一高考制度建立以后,實行全國統一命題。1977年恢復高考 后,1978年后又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介紹,1985年教育部首批上海高考自主命題以來,高考 自主命題省份不斷增多,到2006年,全國(除港澳臺)實行分省命題的省、市、自治區已達16個,此格局延續到2014年。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2016年自主命題的省份減少到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湖南、浙江和海南7省。
關于高考命題“統分”的內在邏輯,劉海峰介紹,1985年后分省命題最直接動因,是降低全國大范圍的高考安全風險。萬一某個省泄題了,或試卷被盜,也只影響一個省的考生,不會引發全國性的影響和帶來公共安全事件。
分省命題也有問題
命題質量不一 費用成本太高
但分省命題推行30年后,也出現了問題。“各省命題者水平參差不齊,命題質量不一,有的省份 高考試卷的難度波動過大,忽高忽低,造成‘大小年’,對考生和學校造成困擾。”劉海峰介紹。全國統一命題的效度、信度、區分度等方面水平高,科學性和質量 “明顯要高于大多數自主命題的省份”。
山東省為自主命題省份,該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助理研究員李建平2014年撰文指出,山東封閉命 題的時間基本上在30天到40天左右(包括試卷印刷及運輸的時間),命題者真正用在命題上的時間非常短。以英語(課程)為例,出于管理、經濟等方面考慮, 一省英語學科組命題人員(含命題和審題組)基本上均為10人左右,有的省份不足10人。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命制出高水平的、不能有任何錯誤的試題,壓力很 大。山東高考英語自主命題往年也曾出現錯題情況。
“另外自主命題費用、成本也比較大,每年一次的試卷命題,有些地方要花費上百萬,而且過程很 長,很多人要被圈起來,部分省市不愿意做。”中國教育改革領域專家、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向記者介紹。廣東等省雖花費的大量資金建立了命題基 地大樓,但是條件不如教育部的命題基地。
各省命題老師選擇也是難事,由于選上后要關起來封閉命題一個月左右,不能打電話,耽誤很多事。“一些老師參加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參加了。命題隊伍很不穩定。”考試專家、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教授告訴記者。
再次實行統一命題
高考試題難度 或將略有增加
據老師們反映,廣東學生普遍文科好,數理化弱,理性思維和思辨能力差。學生家庭條件好,學風浮躁,對需要理性和邏輯縝密思維的數理化科目,廣東學生畏難情緒相對更大。
“我主張廣東參加國家統一命題。這樣,廣東高考命題質量才更高。”張敏強說,雖然廣東的高中 老師們公認:廣東卷比全國卷容易,全國卷的命題比廣東更靈活。張敏強說,由于歷史上廣東卷和全國卷題目效度、難度、區分度等數據沒有對比,說廣東卷比全國 卷容易或者難,其實都不科學。
中國教育改革專家、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不得不承認廣東 是經濟大省,但教育相對弱,在全國的排位比較落后;廣東的命題能力、管理水平也相對較差,比不上北京、上海、江蘇等文教歷史長的地方。全國統一命題有助提 升題目質量,有利于廣東考生。”
就全國統一命題質量優于廣東試題質量,記者也咨詢了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未反對這一說法。他表示,由于每年出版的“廣東高考年報”僅總結自身題目的難度、區分度等,并未和全國卷題目進行對比,實際上兩種命題方式也沒有可比性。
專家:統一命題對學生影響不大
因為招生計劃是各省份確定的,分數線也是各省份來定的,廣東的招生情況未變。近年來國家考試中心每年命制4套全國卷,供各省使用,分別是新課標一、二卷等。
“統一命題對我們學生其實沖擊不大,大綱一樣,還是按照原來的知識點來考,學生還是按照原來 進度復習。”廣州培英中學某高三班主任告訴記者,“有些小方面要調整,比如廣東此前不重視的考點全國卷會考,備考的老師們以前只關注深圳等省內試卷,現在 備考需要關注湖北等其他省份試卷,視野要更開闊些。”
廣州市47中學校長彭建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統一命題對語數英三科會有些影響。如廣東卷的語文考試重點難點和全國卷有點不同,廣東卷數學某些考點的要求略低于全國。全國卷中廣東以往不是考試重點的東西會變成重點,老師可能需調整下。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朱子平此前受訪時認為,廣東使用全國卷影響并不大。發生變化的是以往的分省命題,內容不一,使得各省在成績上無法比較。國家統一命題,有了統一的指標,各省成績就有了可比性。
張敏強、朱子平等人都表示,廣東命題收歸國家后,對學生備考沒有影響,學生們只要按照原有教學備考工作安排去做即可。
“受到影響的其實主要是廣東教育部門領導。統一試卷的話各省就可以排名,廣東考生分數可能要墊底,領導臉上會掛不住。”有老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廣東高考試卷體現嶺南特色
[廣東2004年語文、數學、外語三科開始自主命題,2005年實現所有科目自主命題,以此 算到2015年最后一次命題共11年。回顧廣東已走的10年自主命題,會發現在一些年份的試卷中,一些命題內容有明顯的嶺南文化特征。不過廣東卷在努力體 現本土特色的同時,也與全國卷保持高度一致。]
數學
難度低于全國卷
廣東數學卷公認難度低于全國卷,肇慶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陳偉洪分析2010-2013年 廣東數學卷發現,廣東數學命題是繼承了以往廣東試卷的特點,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更具有廣東特色。“試卷緊扣廣東省的《考試說明》,體現了新課程理念, 從考生熟悉的基礎知識入手。側重對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文綜
偏愛引用學術期刊
在文科綜合命題中,全國卷和廣東卷都熱衷引用新觀點,但兩者也有不同。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黃牧航教授統計2007年-2013年高考文綜試卷命題,發現全國 卷和各地試卷命題中總共使用學界300項研究新成果,其出自論文的約30項,占10%,出自論著的約270項,約占90%。論著的引用率遠遠高于論文的引 用率,經典史學作品白壽彝的《中國通史》和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成為引用最多作品。但廣東卷不同,廣東卷命題采用29項成果中,出自論文的有12 項,約占40%,出自論著的有16項,約占55%(一項無法判斷),中國社科院的學術期刊成為命題者最愛的靈感來源。
語文
立足本土文化
廣東命題者在材料選擇努力體現廣東本土文化特征。江門市新會陳經綸中學老師李亞廣撰文分析廣 東高考語文試題,他認為廣東高考語文的自主命題致力于把濃厚的地方歷史文化背景與試題相結合,2011年廣東高考語文考卷就首次選用廣東本土作家的作品作 為高考的閱讀材料。例如當年選考題中的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文章《嚴冬海》,實用類閱讀文章的作者都是廣東人。
作文是語文試卷的重頭戲,廣東惠州市華羅庚中學向選軍等老師分析廣東2004年至2010年七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發現,作文命題凸顯嶺南特色。
廣東一直存在粵語、潮州話、客家話等多種方言,與普通話有區別,而經濟發展中廣東需要加強與 各地溝通,針對語言特點,2004年廣東高考作文就用“火”和“虎”的誤解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這一材料引出“語言與溝通”的命題,既強調推廣普通話的重 要性,又強調多元價值觀融合。
理綜
物理計算重過程
廣東學生理科弱,命題方面對此有所側重。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劉志敏2014年在《廣東教育》 撰文分析廣東物理命題,他發現注重物理過程是近幾年廣東物理計算題命題特點,2014年的兩道計算題仍然具有這些特點。梯度明顯也是近幾年廣東計算題的風 格特點,如2014年兩道計算題設問層次感清晰,梯度明顯,同一試題的不同設問之間也有差別。而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判斷是一種綜合能力,是廣東高 考物理命題的亮點,是區分優生的重要手段,很好地體現了試題的選拔功能。
廣東實驗中學石樂義對2010年至2012年連續三年的廣東理綜生物試卷命題軌跡進行了研 究,他總結命題中體現了廣東地域特色。從近3年試卷來看,簡答題命題都設置情景,選擇題也有一半以上設置情景。三個年份考題中提到的荔枝、羅非魚、登革熱 病毒、蝴蝶蘭這些廣東地域色彩濃厚的背景材料。
廣東卷與全國卷命題思路基本一致
廣東命題雖然努力體現自身特色,但實際上跟全國命題的思路基本一致。根據向選軍等老師分析廣東2004年至2010年七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廣東命題無論從話題作文到命題作文都保持與全國高考卷同步,著力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
近幾年高考全國各地的物理命題突出實驗題特色,基本上都會有設計性創新實驗。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劉志敏分析廣東物理命題,發現廣東實驗題命題方面“貼近”全國。如2014年考查的兩個實驗均屬于“設計性的創新實驗”,題目突出“探究性”。
湖北省特級教師孟凡盛培分析2014年全國高考化學試卷發現,全國卷命題著重考查學生實驗題。對比廣東命題思想具有同樣特點。縱觀十年廣東高考命題,實驗題是廣東化學科考試重頭戲,這種命題目的在強化學生思維及信息獲取能力。
對于廣東卷和全國卷這種一致性是如何產生的,有了解廣 東高考命題的權威專家向記者透露,由于一省命題漏洞在所難免,往年部分自主命題的省份試題最終還是交給教育部審核。這也帶來廣東的命題最終擺脫不了國家 “色彩”。“兩種命題有細微差別,但廣東卷和全國卷基本一致。”這位專家稱。
考生努力做題沖刺高考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攝
學生迷茫全國卷是什么?網友支持9成人贊成恢復
羊城晚報訊 記者沈婷婷報道:明年,包括廣東在內的省份將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目的是提高全國高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消息一出,深圳的學生圈中瞬間議論紛紛,不少正在念高二的學生在采訪中大呼“悲劇”。更有一名學生作抱頭痛哭狀:“全國卷到底是什么,我只認識廣東卷。”
3月16日,記者看到深圳某論壇對此話題發起投票,有近九成的網友贊成此舉。
網友支持一邊倒
記者看到投票中顯示,對于是否贊成高考恢復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投票中,有89.14%的網友表示“贊成恢復”,還有9.14%的網友表示“值得商榷”,還有1.71%的網友認為“不好說”。
有網友在認為應該恢復統一命題的觀點中表示,此前有資料顯示,廣東、安徽考生考進北大的概率 只有北京考生的1%,上海考生考進復旦的機會是全國平均機會的53倍,是山東考生的270多倍。無論這種結果是什么原因造成,都有損公平。如果高考考卷統 一、考試統一,進而擴展到招生標準統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招生不公進行合理糾偏。在我看來,擴大高考統一命題試卷地區范圍,正是順應民意呼聲、維 護教育公平的結果,值得期待。
也有網友認為全國統一命題其實是會加劇教育的不公平。如果統一命題出卷,對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地區的學生會更加不公平,因為要他們去接觸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應當還是根據各地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因材出題。在各大高校的招生比例上作調整才是較好的方案。
學生、家長沒信心
相比網友們一邊倒地點贊,受到影響的高二學子則顯得很沒有信心。
羊城晚報記者在采訪時,“知道這個消息,感覺自己要‘死’了。”深圳市福田區的一所知名中學 的學生告訴記者,他們一直都是按照廣東的題型進行備考的,“我感覺廣東卷更加適合我們深圳的學生,全國卷會比我們的難啊,感覺壓力好大啊。”對此,也有老 師表示十分無奈,“從來沒有考慮過全國卷的問題,都是按照廣東的走的,現在我們也很被動。”
對此,深圳的家長對此反應更大:“讓現在高二的學生去適應突如其來的改革,壓力多大啊,考不好,你們誰負責?”
就該問題,深圳市教科院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龔湘玲表示,2016年廣東省高考試卷的變化即將 用全國卷的消息早有傳聞。“在去年年底我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變化情況,而且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2016年高考有關的政策變化,并且已經啟動了全國試卷和廣 東試卷的對比研究。”龔湘玲說,深圳努力做好為學校提供2016年高考復習備考指導的準備,將根據省有關政策文件明確后進一步解讀。
她認為,無論是哪一種命題方式,都是考查學生的學科主干知識和學科核心能力。因此,在一些重要的政策沒有明確之前,大可不必緊張慌亂,不妨以靜制動,等具體內容確定后,再作出具體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