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狀元筆記”嗎?“就是將狀元的錯題集、復習資料、筆記本全部搜羅在一起的寶貝啊,現在網上賣得可火了。”9月份即將升入高一的學生羅琪說,最近這本“寶貝”在一群高中生中名氣響得很。
打開淘寶網輸入“狀元筆記”就能看到彈出的寶貝有21168件,已有聰明的網絡賣家開始熱炒,銷量最好的一個月能賣出500多套,按照每一套200元左右的價格,月入10萬元。這個“狀元筆記”到底具有多少真實性?對學生是否有用?對此,有高中老師提醒學生不要盲目跟風,且先不論筆記的真假性,狀元的這些資料并不是每個人都合適,關鍵是得要掌握自己的學習模式和方法。
商報記者 黃賢君
(責編:陳亞萍)
盡管2013年高考錄取已經接近尾聲,可在網絡上,“高考狀元”們依舊火得很,比他們更火的就是“狀元筆記”。
“我也是在前兩天同學聚會的時候,看別人拿出來的時候才知道的,翻看了一下覺得簡直是助學‘神器’啊。”今年9月份即將升入高一的羅琪,在聚會的第二天就立刻在淘寶上買了一套“狀元筆記”。對于她這個學生來說,199元的價格并不算便宜,但想想對今后三年的學習會有幫助,一咬牙就買了。
根據羅琪給的淘寶地址,記者打開了一家名為“狀元書院”的淘寶店,只見店里“文科全套”、“理科全套”、“手繪歷史”“高考參考書”等寶貝一應俱全,并且特別注明:“這套材料并不是傳統的復習資料,所有的筆記都由高考狀元們親自整理。”淘寶賣家告訴記者,“狀元筆記”在最近是店里賣得最火的,得知記者是蘇州的,立馬表明自己也有專門的江蘇版,是利用歷年不同高考狀元的筆記整合而成的,差不多每天都能售出六七套。“要買的話可得早一點下手,我們的數量本來就有限,隔幾分鐘可能寶貝就被別人拍走了。”聊天的最后,賣家還不忘提醒一句。
在淘寶網上搜索一下,發現靠“狀元筆記”挖掘商機的賣家還真不少,寶貝總量多達21168件,點擊率多的達到20萬人次。多數商家主要出售近三年各科狀元的手寫筆記影印版,分為兩類,一類是全套出售,價格約在160元~260元不等,如果是單科,則為30元左右。其中銷量最好的,短短幾天已賣出500多套,單本價格198元。如此算來,就有99000元的收入。
在“狀元筆記”的寶貝界面上,賣家還不忘給學生和家長做了個“溫馨提醒”,稱狀元筆記一直以銷量說話,已經受到多家媒體報道,店中的單套銷量已經在全國遙遙領先。而且,這套筆記適合各地考生,因為其中的內容包含了包括江蘇在內的多個省市。為了證實筆記的正式性,商家還貼出了部分手寫筆記的照片。
可是,那么多賣家,難道全是出自狀元之手?事實上,雖然打出“狀元手寫筆記”的名頭,但究竟是真是假還有待考證。當記者向其中一個賣家詢問筆記來源的時候,賣家卻說:“這屬于商業機密,不方便回答。”而繼續追問這些筆記,是哪一屆哪個狀元提供時,賣家也以“屬于個人隱私,即使有也不能給”將記者擋了回來。
“高考結束后,會有一些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將自己的高中學習筆記留給同校的學弟學妹們,如今網絡這么發達,只要有一個學生在人人網或是微信群里曬一下這些筆記,立即就給了商家們機會。”一名從事多年教學的英語顧老師透露,除了人人網和微信群,高考高分考生的筆記也會出現在一些中學貼吧、趕集網等地方,并且會特別注明筆記撰寫人平時成績優異,高考考試單科分數等,也不排除有高分考生自己兜售。
雖然有些來源有跡可循,但淘寶網上出售資料是真是假還不能就此論定。在淘寶上,銷售量高一些的商品,確實有些內容出自狀元筆記,但也添加了不少非狀元內容,以次充好。更有不良商家,從別的復習資料上隨便摘錄部分內容,就冒充狀元筆記,讓不少人上當受了騙。
一本高考“狀元筆記”究竟有多大的魔力?讓大家如此爭搶。
從淘寶寶貝頁面上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出售的筆記大多為隨堂記錄,包括課程知識點、老師講解及個人理解等,有的還帶有錯題本。而這些,普通的教輔材料中也多具備,可唯獨帶上“狀元”字眼的筆記賣得特別火。
記者發現,來買“狀元筆記”的多為家長,有的家長買筆記不一定非讓孩子看多少,買回去覺得心里安穩。而更多的,則是對高考勝利者的盲目崇拜和跟風。
根據淘寶店上的買家資料,記者聯系上了一位蘇州的學生家長。“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些筆記買了到底有沒有用,不過算起來100來塊錢一套,也很劃算,跟普通的教輔材料差不多。”她說,從初中開始,孩子的學習就變得非常忙,如果有本人家整理好的筆記拿回去看或許能節省點時間。“這些都是學生整理的名師講課內容,孩子可以把自己學校的內容和人家的比照一下,應該還是有些用處的。即使不一定有多大用處,也想給孩子提供點方便。”她打趣著說,雖然自己也看不懂好不好,可筆記出自狀元之手,買回去給孩子做個參考,以后若筆記記不全的話也可以參照著補充一下。
而另一名家長何先生說,女兒明年就要高考,選的文科,成績也就是中上的樣子。看到網上“狀元筆記”賣得這么火,也給女兒訂了一個文科全套。何先生說,像這樣的復習資料,對于家有考生的家長來說,真的是一件寶貝。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到“狀元”好的學習方法,無形之中對孩子也是一種鼓勵。他覺得,人家成為狀元也是有道理的。就拿學習方法來說吧,就是比別人用得好。
聽到網上家長和學生炒熱了“狀元筆記”,十中化學老師李丹笑著提醒:“課堂筆記是個性化很強的東西,每個人對知識的重難點理解不一樣,不可一概而論。學習,關鍵還是得掌握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指出,高分學生在學習中積累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對同齡人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而且大家都是同齡人,傳授的過程也易于接受。但是,“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被夸大。一個學習方法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就好比有些人要早起看書,而有些人更適合夜間背誦一樣。從長遠角度看,學科基礎知識、內涵學習還是要根據老師所傳授的內容,自己做歸納和整理,一來能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二來可以摸索出一套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
事實上,有些同學學得很辛苦,但效果不理想,往往是課上沒認真聽講,課后下了很多功夫卻收效不佳,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課堂上,必須盡可能地抓緊一切上課時間把老師傳授的知識、方法全部消化吸收。此外,學習計劃也很重要,很多同學把計劃做的事情事無巨細地記下來,看似可行性很高,在實施的過程中卻無法很好地落實。如果在最開始就制訂好一個總體計劃,上面寫明短期內需要完成的目標,并且一個一個完成它,也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按照這樣的方法,學起來自然不費勁,也不用靠所謂的“狀元筆記”來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