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教育局轉發《安徽省教育廳關于7所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違規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的通知。
因在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校內資助提取、使用不足的問題,安徽外國語學院等3所民辦高校2018年的本科招生數被調減3%。
日前,安徽省教育廳印發《關于7所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違規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皖教秘【2018】591號,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主要指出了安徽省內7所高校在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三個方面問題:建檔立卡學生資助資金發放不及時、上報信息不實、漏助等問題;校內資助提取、使用不足問題;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違規問題。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日前從安徽一些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官方網站上查詢到了這份《通報》。
針對校內資助提取、使用不足問題,安徽省教育廳指出,《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13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的實施意見》(皖政【2007】74號)要求:高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事業收入中提取4%—6%的經費,用于學費減免、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勤工助學、校內無息借款、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國務院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1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皖政【2017】127號)要求:民辦學校要建立健全獎助學金評定、發放等管理機制,應從學費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資金,用于獎勵和資助學生。但有個別學校未能嚴格執行規定。
《通報》指出,安徽外國語學院2017年度校內資助提取545萬元(占事業收入3.6%;占學費收入4%),實際支出344.6萬元(占事業收入2.25%;占學費收入2.53%)。
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2017年度校內資助提取217.73萬元(占事業收入4.12%;占學費收入4.46%),實際支出182.16萬元(占事業收入3.45%;占學費收入3.74%)。
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2017年度沒有計提校內資助資金。
《通報》稱,針對上述問題,安徽省教育廳已督促學校整改,并已按規定對安徽外國語學院、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和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3所高校2018年度本科招生計劃指標調減3%。
上述3所高校均為民辦。安徽外國語學院前身為安徽外國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2年,2011年升格為本科高校。學校坐落在合肥市,以涉外經濟類、管理類和外國語言類教育為特色,在校生13000余人。
據《安徽外國語學院章程》,該校由合肥科貝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為投資主體投資舉辦。合肥科貝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以教育和科技項目投資為主業的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黃嘯聲。
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成立于2003年,是由安徽建筑大學和安徽省徽商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聯合舉辦的本科層次全日制獨立學院。學院位于合肥市,設有土木工程系、建筑與藝術系等22個本科專業,在校生5000余人。
安徽省徽商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大型商貿流通企業。該集團前身是安徽省物資局,1995年成建制轉為安徽省物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更名為安徽省徽商集團有限公司。
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始建于2003年,2004年獲批成為安徽省屬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學院設有新聞傳媒系、經濟管理系、信息科學系、外語系、食品系和設計藝術系共29個專業,在校生近7000人。
另外,針對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違規問題,安徽省教育廳對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進行了點名通報。
《通報》指出,在2016—2017年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中,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系部級評審公示和班級評審公示程序不合規,佐證材料不能充分證明國家勵志獎學金候選人丁某某同學家庭經濟困難,未充分考慮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因素,評審程序存在明顯瑕疵。
《通報》稱,安徽省教育廳已責令淮北師范大學及時整改問責。淮北師范大學對文學院黨委書記吳云和副書記杜道流進行誡勉談話,學院黨委書記對當事班級2015廣告學輔導員高磊進行誡勉談話,對其在班級勵志獎學金評審過程中違規行為提出嚴厲批評,并要求其做出公開檢查,取消其年度評優資格。
國家勵志獎學金用于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勵志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基本申請條件包括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等,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5000元。
淮北師范大學是一所多科性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據官網介紹,該校1974年建校,時為安徽師范大學淮北分校;1978年12月定名為淮北煤炭師范學院,隸屬原煤炭工業部;1998年9月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0年3月更名為淮北師范大學。現有18個學院、82個本科專業。
安徽省教育廳在《通報》的最后指出,上述問題,暴露出了少數高校對學生資助工作認識不高、組織不嚴、執行不力的問題。希望各高校汲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把學生資助這項惠民政策落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