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賀迎春)“教育不缺少行動,缺少的是專業行動,專業的行動才能產生教育改進。”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儲朝暉日前在中華教育改進社2016年會上表示。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在會上談到當前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目前農村學校已經標準化,主要是教師專業性不強的問題;中部地區教師留不住、教師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發達地區城市學生負擔沉重、學習被動的問題;有些地區學校老師不好好上課,讓學生去上補習班的問題;實驗班、特長生、優質學校等導致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制度性問題等。顧明遠認為如果這些問題不破解,素質教育很難實現,教育現代化很難實現。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認為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僅僅是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的差距,即便是北京各個區域中小學擇校現象依然很嚴重,這說明教育發展基本的平衡都沒有實現。教育思想的改進要落實到每一個老師身上,把德智體全面發展擺到根本位置,而不是僅僅傳授知識。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項賢明分析了縣域治理加劇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經濟和制度等方面原因,認為只有把教育上升到省級治理,才能夠有能力保障教師的權益,才能夠保障偏遠地區和條件艱苦地區的補助,才能夠更為迅速地實現教師資源的調配,才可能在更大范圍內做到教育資源均衡。
中華教育改進社2016年會日前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社員代表及嘉賓100余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