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陜西省教育廳主辦、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合作辦學分會和長安大學共同承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委員會支持的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分會2021年工作會暨陜西省第六屆中外合作辦學座談會在長安大學召開。 本次會議以“后疫情時代中外合作辦學新內涵建設與新路徑探索”為主題,旨在搭建中外合作辦學最新政策及經驗分享的良好平臺,探討在中外合作辦學實踐中的共同問題和應對方案,分享各自在辦學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推動中外合作辦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寶平,教育部國際司涉外辦學與監管處副處長王婧瑤,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學術交流與研究部主任唐振福,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分會會長王軍哲,長安大學校長沙愛民,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校長Andrew J. Deeks,長安大學副校長趙祥模,省高教學會副會長姚聰莉及來自省內外50余所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負責人、中外合作辦學分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共24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開幕式由陜西省教育廳外事處處長文通主持。
參會代表合影
劉寶平指出,此次會議既是總結也是部署,意義重大。中外合作辦學對高校的專業優化、學科建設、國際化人才培養等發揮著重要作用。各校要牢記中外合作辦學初心和使命、積極發揮中外合作辦學的平臺作用、不斷探索創新中外合作辦學路徑,要將中外合作辦學納入學校“三重一大”,專題研究部署,要確保后疫情時代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教學質量不打折扣。
沙愛民介紹了長安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等方面的情況和取得的突出成績。他充分肯定了長安大學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的高質量辦學以及對學校國際化和“雙一流”建設發揮的重要推動作用。他希望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能夠通過此次座談會深入交流,探索開辟后疫情時代辦學新路徑,促進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
王婧瑤對陜西中外合作辦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各校凝聚共同奮斗的目標與理念,明確導向,搶抓歷史機遇,推動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唐振福圍繞建設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體系,分析了后疫情時代中外合作辦學協同發展路徑。全國中外合作辦學專家吳文英、李慶黨教授作主題報告。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汪海年介紹學院運行情況。
會議表彰了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工程學院、長安都柏林國際交通學院等10個中外合作辦學優秀機構和項目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王忠民教授等14位中外合作辦學領域專家。
優秀機構、項目表彰
29日下午,三個專題組會議平行召開。與會代表圍繞后疫情時代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申報工作交流、內涵建設路徑探索展開充分討論,從多個不同視角深入剖析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和未來走向,主動應對后疫情時代國際化教育面臨的新挑戰,進一步探討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的新機遇和新路徑。多維度提出問題,并逆勢而上積極應對因疫情帶來的問題及影響,從與外方合作院校并肩作戰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克服時差和外教無法按時返回的困難及時開出線上網課,到高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建設“智慧教室和智慧實驗室”,從而保證高質量線上教學的解決辦法,努力化危為機,捕捉新機遇。與會代表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要積極在危機中尋求發展,積極應對變化,適應環境,克服困難,努力在學校定位、師資團隊、招生工作、教學模式、研究創新等多個方面需求突破,堅持高質量合作辦學的技術革新步伐達成共識,共同為陜西省教育國際化注入新動力。
本次年會的成功召開為陜西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平臺,為各校中外合作辦學的規范、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與理論支持,對推動陜西省后疫情時代中外合作辦學事業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及助推“雙一流”建設發揮了重要引導作用。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