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國際合作也是民間外交的重要渠道。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通過各種渠道、群體、不同師生關系,校園關系、校企合作關系來促進民間外交,加強民間交往的基礎,為更好地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做出努力。”
11月24日上午,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教育承辦的2021年育見美好教育峰會在廣州舉辦。峰會現場,歐美同學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留加分會會長姚望在致辭中表示。
圍繞當前國際關系下的留學形勢,姚望提到,在選擇留學國家時,不一定要盯著歐美這些發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是我們重要的合作伙伴。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的培養和推廣中國教育事業,培養新一代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
首先,對大會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在此過程中人才十分重要,認真落實改革開放政策,加大人才培養的國際合作力度。黨和政府一直在加快教育合作的步伐,但在教育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確實面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國際形勢的錯綜復雜,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充滿坎坷、荊棘。但是它絕對不會阻擋我們教育合作的國際事業,也不會妨礙我們教育的對外開放視野。但我們也要注意,出現的新問題,并且及時做出調整,比如在選擇留學國家時,不一定要盯著歐美這些發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是我們重要的合作伙伴。怎么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的培養和推廣我們的教育事業,培養新一代人才,這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此外,過去我們在國際合作中比較重視與高科技企業的合作,目前這方面受到一定影響,那意味著只有和高科技企業才有教育合作?其實不是。我們在社會科學、心理學、經濟管理學,以及財政、法律等很多方面也都需要國際合作人才,需要有國際視野,有國際知識,懂得國際規范的人才,從而更好地為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在選擇專業,選擇留學國家、國際合作國家的過程中,適當地做一些這樣的調整,我認為是十分有必要的。隨著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教育事業也在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特長。因此在國際教育合作中,不僅要引進國外先進發達國家的教育模式,同時也要輸出我們自身很好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中國有著5000年的教育歷史,有豐厚的文化傳承。如何能很好地把中國的教育、傳統文化通過各種渠道對世界進行傳輸,和世界進行交流,這也是我們在教育國際合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同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教育的國際合作也是民間外交的重要渠道。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特別需要加強民間外交來補充和完善政府間的外交。人類共同體的概念要通過民間外交進行廣泛傳播,通過我們的各種渠道、各種群體、多種師生關系,校園關系、校企合作關系等等,來促進我們的民間交往,從而為更好地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而做出我們自己的努力。
加強教育的國際合作,我們要有自己的定力,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發揮我們的優勢,教育孩子們能夠堅定的跟著共產黨走,堅定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于此,進行教育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
在海外留學時,也要讓我們的孩子們注意自身保護,在國際社會中出現的種族歧視等逆流中保護好自己,健康成長。偉大時代呼喚著人才的輩出,我們教育戰線的各位同仁們,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完成這個偉大的使命,最后再一次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