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國人數年年漲,低齡趨勢要重視
2013 留學人數:41.39萬人
2014 留學人數:45.98萬人
2015 留學人數:52.37萬人
從年齡層來看,小伙伴們絕大多數在16-23歲之間,基本都是出國讀本科或是碩士;本科學歷出國的小伙伴最多,占比47.3%,其次是高中畢業(yè)直接出國,而且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初中生乃至小學生出國深造。
2. 英美澳加都愛去,經管工商是熱門
小伙們留學的主要選擇集中在英語國家,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其中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同學中,比例最高的是英國,約有30%,很多人青睞英國人的一年學制;對于初高中生而言,美國是最熱門的選擇;至于選擇博士學位的學霸,第一選擇是美國,其次是英國和日本。
在學業(yè)花費時間上,碩士學位時間最短,平均12個月,本科則需要36個月,博士耗費時間最長,平均要46個月。
在本科和碩士專業(yè)方向的選擇中,商科類的經濟,管理,財會都是最熱門的,其次就是文學,法學和工科。而大多數博士學位的專業(yè)方向都集中在工科,如化學,材料學,計算機科學或者機械工程等。
3. 學業(yè)完成后的小伙伴們何去何從?求職過程中更看中什么?
現(xiàn)在每年回國人數也越來越多,英國那邊移民政策的收緊讓很多小伙伴拿不到工簽,美國那邊工簽一直都是不好拿,所以,選擇回家的人數增多,從前幾年的70%逐漸提高到了80%;
選擇回來的同學中,占比最高的是具有碩士學位的同學,約63%,30%具有本科學位,在其次是博士,僅僅6%;而且這其中,女孩子比例更高,占近60%。
而且,這些“海龜們”都是逐水而居,75%的同學希望去東南沿海發(fā)展;近一半(49.34%)的海龜希望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求職,這一比例較2014年(57.94%)下降了8%,但還是接近一半;也有同學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或所在省的省會發(fā)展。
回國的小伙伴中極少有人選擇創(chuàng)業(yè),僅有3.2%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其他人多選擇企業(yè)工作,其中外企(29%)和國企(20%)最受歡迎,有17%的人選擇民企,還有人進入國家機關(14%)和高校科研機構(11%)。
以北京地區(qū)為例,24%的人選擇進入國企,進入私企的則有20%,剩下的同學或是進入國家機關,或是選擇外企高校。
在小伙伴的求職考慮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職業(yè)發(fā)展空間(68.4%),工作地點也很重要(60.2%),而薪酬福利這項則只有41.51%的人認為是最重要的。
跟商科留學熱相關,回國的孩子們也多想進入金融行業(yè)工作,有30%的人希望進入金融領域,至于教育,文化,IT行業(yè)占比都接近10%。
然而,隨著留學生越來越多,海歸的競爭優(yōu)勢也在逐漸縮小。在企業(yè)HR眼中,海歸優(yōu)勢在于視野開闊,思維活躍,英語好,缺點則是“好高騖遠,容易跳槽,盲目自信”。
2017年留學預計發(fā)展趨勢:
1. 留學平民化,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留學作為另一條人生發(fā)展之路,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低齡學生選擇出國讀初中或高中,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以本科生為主要留學人群。
2. 雖然今年有英國脫歐,但是憑借短學制和優(yōu)秀的高等教育資源,英國留學仍然會更加熱門,但是會從現(xiàn)在扎堆選商科漸漸過度到更多的學科選擇。
3. 現(xiàn)在歐美掀起反移民,反全球化浪潮,移民政策短時間內都不會放松。結果是大多數小伙伴還是會選擇回國,但隨著留學生越來越多,國內人才市場競爭也愈激烈,某種程度上也進一步稀釋了留學生的競爭力。
美國課外活動規(guī)劃平臺CompetitionX是一款基于歷史簡歷大數據,為高中生個性化定制課外活動的平臺。
目前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爬蟲,收集了2010-2015年在美國就讀的8萬余份學生簡歷,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同學校的不同需求,結合學生自己能力和愛好,為學生推薦由美國大學自己舉辦或者歷史悠久的國際比賽,暑期活動27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