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亞洲新SAT第三場考試
CB為防止作弊
亞太地區總共放出了三套題
而且10月份的考題官方也是會公布的哦
我們先
看看新航道考團現場發回的最新考試回顧吧!
一、新航道SAT考團在現場
1.考試流程
這次考試因為亞博的西區停車場正在進行一場炫酷的車展,所以考團的同學們很幸運的乘坐大巴直達Hall 11,不用沐浴香港十月金秋淅淅瀝瀝的小雨。
這次亞博一共開放了四個考區,二層的二區和一層的五,七,九三個考區,比起六月兩個考區的小貓兩三只顯然氣勢大增。在電梯口就可以看到指示圖,考區分布圖如下:
七點四十,東大廳里面摩肩接踵。進入等待區的考生和家長。
這次考場設置了一個等待區,在一層五,七,九考區的同學可以先進入等待區。
考區的座位分布,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哦。
考試結束,等待迎接凱旋歸來的學子們的大巴。依然是在十一區,此刻外面還飄著小雨。
2.小插曲
大部分的考生都會在八點前后入場。
但是每次考試都有姍姍來遲的淡定哥,淡定姐們。
八點半左右飛奔進考場的難兄難弟。
有兩位小姐妹是九點鐘才手拉手沖進了亞博的大門。兩位mm的動作太快沒有追蹤到后續,但是按照考場的規定,他們應該沒有辦法參加考試了。
愛遲到的同學們一定要引以為戒,提前出發,提前確定路線,預留尋找考場的時間,不要疏忽大意。
這次考試亞博又出現了對學生進行臨時轉考的案例。有兩個考生被臨時轉了考場,但是college board非常不厚道,沒有發郵件通知。團里的mm前一天登陸報名網站,考場還是亞博,早上入場之后,被告知考場已經被轉移到了九龍的一個小考場。此時已經是八點四十分。兩位同學打出租車直奔九龍,根據現場回訪,考生到達考場,打印新的準考證之后已經是九點十分。考場的老師們表示十分同情,但是還是不能允許考生進入考場教室。只答應之后在學生和college board申訴時可以提供證明材料。
千里迢迢,躊躇滿志,只留下無限遺憾。這樣的情況只是個案,但是卻從側面反映了college board偶爾的無厘頭風格。為了以防萬一,大家最好在考試前一晚休息之前和考試當天出發前再次登陸網頁,確認考場信息,避免因為臨時的變動影響考試。
注意:考試信息的變化可不一定發郵件哦!
二、考情回顧及真題解析
閱讀部分
閱讀整體難度不大,和新OG/Khan一致,甚至比新OG部分文章還簡單。考察側重點依然是兩個,一是大主旨,二是小細節。
比較難的題型有詞匯題、詢證題,以及沒有定位的細節題,原因是詞匯題有“生詞+上下文語境不明顯+選項之間差別不好判斷”的組合因素。
1、第一篇
題材:文學
梗概
經典小說〈簡?愛〉選段,描述簡愛做一個小女孩的governess,生活很安穩,但是她感嘆自己不滿足于現在的生活,描述了簡愛的一段內心獨白。
2、第二篇
題材:歷史
梗概
英裔美國思想家Thomas Paine在177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主張美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呼吁美國人應該擺脫被英國的壓迫,剪斷和英國的聯系。
3、第三篇
題材:科學
梗概
描述地球上的氣候對于巖石的影響。氣溫的變化會使石頭腐蝕風化。隨著溫度的升高,石頭會被破壞。
4.第四篇
題材:社會科學
梗概
城市的革新。通過實驗來研究城市地區和非城市地區的創新。有人認為城市不利于創新,但是作者認為城市中的公司會促進城市的創新。雖然有公司借鑒他人,但也有公司進行自己的原創。作者對比了傳統與現狀,描述了創新的過程與結果。
文章中給出了城鄉對比的圖表。
5.第五篇
題材:科學
梗概
雙長篇
作者探討了寒武紀(Carnivore)為什么會突然出現生物大爆炸的原因。有科學家認為是氧氣的增加導致了食肉物種的進化,從而促進了物種的急劇增加,但也有科學家認為氧氣的增加不是生物大爆炸的原因,而恰恰相反,物種的急劇增長導致了氧氣含量的增加。
閱讀的題型比較常規,直接信息題(Explicit Meaning),隱含信息題 (Implicit Meaning), 中心思想/主旨題 (Central Idea/ Theme) ,文本結構題(Analyzing Text Structure)等等。學生大多認為文章難度適中,除了偶爾出現生詞不利于把握細節之外,總體而言還是比較容易把握主題。
文法部分
第一篇:太陽風暴對磁場的影響和人類應做好的應對措施。
第二篇:體育特長生在讀完大學之后作為職業運動員的發展境況。
第三篇:一位攝影師的作品。
第四篇:機器人的高仿真度的原因和給人類帶來的隱憂。
語法部分題型比較常規,集中在標點,時態,句子結構等常規題型上。有個別一兩道近義詞和形近詞代換,插入句子的題目考察不多,只有兩道題目。篇章方面的題目只有第三篇有所涉及。
學生感受:
難度比較適中,大部分同學并沒有閱讀文章,而是直接根據句子來完成題目。
數學部分
數學部分同學們的反饋普遍還不錯,保持了一貫的“國內考生數學無難題”的優良傳統。考察了勾股定理,線性方程,二次方程的雙根式和扇形面積等問題。
寫作部分
文章名為“Read, Kids, Read”,選自2014年5月《紐約時報》。作者是Frank Bruni.
文章主題鮮明,生動而靈活。作者使用了personal anecdote, quotation, authoritative reference, conversational tone等主要寫作手法,以及metaphor, hyperbole等修辭手法。
原文鏈接:
http://www.nytimes.com/2014/05/13/opinion/bruni-read-kids-read.html
學生感受:
文章風格比較平實,思路清楚,難度不高。比較容易找到作者的寫作手法。
三、備考建議
SAT考試的題型可以說千變萬化,不離其中。同學們備考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詞匯量是決勝關鍵。要想沖高分,一定要在單詞上下功夫;
2. 要戒驕戒躁,認真刷題。天下無難事,唯手熟爾。
3. 考場上分配好時間,不要前面拖,后面急。
4. 實在做不完,記得把答案都填上,反正不扣分。
最后,祝愿十月參加考試的同學和接下來馬上要參加考試的同學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早日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