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退檔不同,滑檔是因為考生的分數是不夠上所有報考院校的,也就是說考生志愿中的所有學校最低控線都比自身分數高,甚至檔案都未成功投遞。那么,高考中一旦滑檔要怎么辦才好呢?
不同批次滑檔能采取的辦法不太一樣。一般而言,提前批次和本科批次滑檔,可以考慮參加同一批次的征集志愿,也就是我們大家常說的補錄,如果補錄也滑檔了這個時候就要準備好
參加下一批次的報考;若是在專科批次滑了往往只可以選擇填報征集志愿,是沒有下一批次可供選擇的。
除了上述選擇外,不管是在提前批次、還是本科批次、亦或者是專科批次滑檔了,考生能選擇的路還有復讀,但是決心要足夠堅定、意志力要更強,并且也做好了高強度學習的準備。另外,如果在學歷方面的要求不是很嚴格的話,也可以考慮參加高職擴招或者高考后的單招,通過這些方法都是可以繼續上大學的,家境好的考生甚至可以選擇出國留學。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高考錄取中分為六種狀態,分別是自由可投、已經投檔、院校在閱、等待終審、已錄取、預退檔,若是滑檔了顯示的是什么狀態?或者說怎么知道自己滑檔了呢?一般情況下,高考滑檔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的還是自由可投。至于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滑檔呢?要看錄取結果,就是說報考批次的錄取已經結束了,但是沒有查到錄取結果,檔案還是自由可投的話,這種情況下大概率是被滑檔了,那么考生就可以準備參加補錄或者是下一批次的志愿填報了。另外,考生也可以查詢報考院校的提檔線,然后與自己的分數對比,若是均高于自身分數,這也是會滑檔的。
當前沒有任何文件規定高考補錄是否放寬條件,通常也都是由高校自己決定,有的學校因為完不成計劃可能會降分,或者會降低專業方面的要求,這都是有可能的。實際上,高考補錄的幾率其實是不太大的。數據顯示,在高考的補錄中,大學給出的名額只占到正常錄取考生的15%,而報考的人數的比例遠高于這的數字,而且專業方面可能也是一些比較冷門的專業。不過考生分數很高的話,只要填報合理錄取的幾率相對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