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個省份錄取工作的陸續進行,不同批次的考生所收到的錄取結果的時間不同。每年都會有很多考生,因為志愿填報的不合理,而造成了滑檔或者退檔的情況,所以很多考生都在焦急的等待著自己的錄取結果,那么考生又該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滑檔或者退檔呢?本文分享一下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考生可以登錄各省的志愿錄取查詢網站,在錄取工作結束之后查詢錄取結果,如果查詢的結果一直顯示該生自由可投或者是預退檔的話,就意味著考生被退檔。考生也可以提前根據一分一段投檔表來進行與自己填報的院校對比,如果自己的成績無法達到所有填報院校的投檔標準,就意味著自己滑檔。考生也可以隨時撥打自己填報大學的招生辦電話,來進行咨詢和詢問自己的錄取情況。
滑檔是指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志愿的院校與該生本身的成績不匹配,或者是填報院校的投檔線分數過高,超出了自己本身取得的成績,所以考生的志愿就沒有被投檔進入報考的學校。如果考生所填報的所有院校,都無法被投檔,那么考生在該批次內就無學校錄取,就會造成滑檔的情況。退檔與滑檔不同,退檔一般是指,考生的分數符合該院校的投檔標準,但是考生所填報的專業的熱度高、分數高,考生在沒有服從調劑的情況下,就有極大的可能被退檔。也有可能由于總體分數高,相關科目較差就會造成退檔。
考生滑檔和退檔的原因,無疑是由于自己的分數無法達到目標院校的標準。所以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成績,參考往年各個院校的位次,來進行志愿填報,堅持“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三項原則來進行,就可能有效的避免滑檔。考生如果對于報考院校十分向往的情況,不在乎專業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就很大程度避免了考生被退檔的情況。
考生滑檔和退檔之后可以選擇征集志愿或者下一個批次志愿的填報,也可以選擇復讀。征集志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補錄,是給予滑檔退檔考生的一次機會,但是征集志愿院校專業的可選擇性小,更要求了考生需要認真謹慎的填報。如果不滿意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考生可以選擇進行復讀,爭取下一年取得優異成績,進入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