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希望加入落榜大隊,但是每年都有很多被退檔的學生,這些學生有很多相同點,他們的高考分數都比較低,一般都在最低錄取批次分數線邊緣徘徊,那么考生落榜了就真的沒有出路了嗎?有哪些辦法可以避免被退檔呢?
院校和專業志愿填報過少,且不愿意服從調劑。教育中心為防止學生落選做了很多防護措施,在志愿填報系統上面設置多個院校和專業是最穩妥的防護措施,但是一些學生太過自命不凡了,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以致被院校退檔。
沒有認真看所填院校和專業的招生章程。有些專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比如航天航空類專業就不接收眼睛近視的學生,另外一些專業對學生的單科成績是有要求的,比如語言類和金融類的專業。
關注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比較好的彌補方式,落榜考生需要多關注征集志愿的時間地點和計劃信息。有些專業對學生的外貌氣質和經濟條件有要求,為避免再次落榜,建議學生錯開要求繁多復雜的專業,若落榜生想在當年上大學的話,征集志愿是最省事的出路。
復讀
志愿填報失誤,后來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被錄取的學生,可以考慮復讀的事情。大部分院校在招收學生的時候都沒有應往屆限制,復讀給了學生一次重新拼搏和填報志愿的機會,落榜生要好好把握。
首先學生在填報志愿前要全方面解讀投檔規則。現如今我國各大省份實行的都是平行志愿,填報志愿工作結束后,系統以高考成績為排序依據,自動為考生排上序號,排在前面的學生會被先錄取。
其次學生要認真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人處世間,總要接受很多規則的束縛,高校也不例外,上級中心對院校的定位不同,院校對學生的錄用要求就不同。
一些專業只招收理科生,文科生就別上去湊熱鬧了,小編對文科生沒有半點歧視的意思,可是有些專業需要用到的理工科思維很多,現實決定了某些文科生無法報考理工專業,這些細節問題直接決定考生是會被錄取,還是退檔。
沒有被大學錄取的學生別灰心喪氣,人生路上還有很多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