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志愿沒有被錄取指的是學生通過征集志愿之后出現了滑檔的情況,學生不能上自身所填報的大學,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那么,在高考中,如果學生的志愿沒有錄取怎么辦呢?
學生的志愿如果沒有被錄取,將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方面的壓力來自于父母,父母對孩子在高考中有很大期待,為孩子奉獻了三年,卻最終得到這樣的結果,父母一時會難以接受,會給予孩子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的壓力來源于學生自身。學生如果自身沒能取得好成績,志愿難以被錄取,很有可能被父母逼迫復讀,或者外出打工。無論是哪一種結局,對學生的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學生的志愿如果沒有被錄取,第一時間就是要做心理輔導,從家庭方面、學生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心理治療,讓學生和家長平復情緒,理智的分析接下來的路。
考試志愿沒有被錄取,如果還想上大學的話,就要去爭取另一個名額,那就是補錄名額。補錄是很多學校沒有招滿人數,給學生的最后一次當年度通過普招進入大學的機會,如果考生錯過這次機會,可能會遺憾終身。因此,在補錄的時候,填報志愿一定要堅持“謹慎”原則,最好以能被錄取為前提條件進行報考。
如果考試的成績非常差,既沒有通過普招考試,也沒有獲取補錄名額,要么選擇復讀,要么只能選擇自學。兩者之間各有優勢。
復讀指的就是再進入一年高三,再考一年大學。復讀的學生一般都是高考分數比較理想,位于高考分數線前列的學生。例如,學生距離當年985分數線還差20分,此時就會選擇復讀一年拼一下。如果學生的基礎比較差,選擇復讀的風險性就比較高,學生需要理智考慮一下。
自學指的是兩方面,一是自考專科、自考本科,學生可以聯系教輔機構或者高職院校,贏得學習的名額,在學校學習各種專業的文化知識。另一種指的是到社會上去當學徒,提前獲得學習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這兩種方式都有不錯的前景,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需要考生自我評估一下自身的職業發展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