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什么選什么、考完一門扔一門、最后沖刺語數英,這是浙江新高考規則下學生最理想的路徑。
但是,這條路并不好走:選什么科目最合適?選什么時候考最有利?別人一次就考了滿分你怎么辦?學考選考混在一起怎么分配時間和精力?新高考對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次考試機會,那么,他在高中三年參加的高考場次最多可以達到22場——3門選考科目各2場,外語2場,語文、數學各1場,共10場;學考語文、數學,再加4門學考科目,各2場,共12場。從考試安排看,這樣的考試節奏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人感慨,在新高考規則下,學生一上高中就進入了高考時間。
現在,浙江新高考已經實踐兩年多,還有半年就會走完第一個周期。新高考,如何適應它?新高考第一屆考生,是最有發言權的群體之一。看看他們從新高考改革啟動開始,都經歷了什么。
新高考時間表
考試時間 每年10月 每年4月 每年6月
考試內容
學考、選考、英語
學考、選考
語文、數學、英語
考試群體
高一學生基本都不參加
高二學生參加學考為主,極個別學生參加選考
高三大部分學生參加選考和英語,同時參加學考
高一部分學生參加學考
高二個別優秀學生參加第一次選考
高三學生參加選考
高三學生參加,極個別優秀高二學生會提前一年參加
高三女生小汪: 時間不夠用,我要不要放棄第二次機會?
選考科目:歷史、化學、地理
目標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
每周一下午,小汪都會抱著一疊書“走班”到4樓樓梯邊的一間教室。在這里,她認識了很多其他班的同學,上課前還會嘰嘰喳喳聊會兒天。“我們都是選考地理的,這間教室高一的時候坐滿48人,現在只剩二十幾個同學了。”小汪說,“有的考了100分,有的已經考過兩次,還有的準備出國直接不學了……”
“接下來,我可能會放(棄)掉歷史。”這是她最近正在考慮的一件“大事”。
小汪的3門選考科目分別是歷史、化學和地理,都還有一次考試機會,時間是今年4月,但是距離6月的3門必考科目考試太近了。
“歷史要背的東西太多了,完整復習一輪要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小汪有些苦惱,“我第一次考了88分,提分的空間不算大,是不是應該把時間分配給其他科目?”
小汪說的其他科目是數學。雖然是必考科目之一,但是大多數學生在高中前兩年都不怎么重視,“覺得還早,等學考選考結束以后再全力以赴攻數學就好了”。結果,她很快就吃到了苦頭。因為數學本來就是一門拉分的科目,尤其是新高考實行賦分制以后,成績好的學生在選考科目上的分差大大縮小,數學的重要性更加突顯。
“你知道嗎,這三年我最絕望的時候就是忙著準備選考,突然發現自己的數學糟透了!你聽過‘筆掉地上再撿起來就聽不懂了’嗎?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們的數學課。現在回過頭想想挺愚蠢的,如果一開始就跟緊節奏,后面也許就不會那么累了……”
這種“絕望”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個月。汪爸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聽不懂,跟不上,不想學,就是這樣惡性循環。但數學是必考的啊,絕對不能放棄。我們一直鼓勵她,給她報培訓班,沒用,又請了一對一的家教。孩子自己也很上進,她把數學不及格的卷子都貼在自己房間的門上了。”
汪爸爸說,女兒是個很有主見的女孩子,很早就定下了目標:“上海外國語大學,當同聲傳譯!”
“我喜歡紀錄片《同聲傳譯員:長井鞠子》,看的時候覺得這個職業很迷人!可以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有新鮮感。”現在,小汪連QQ頭像都換成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校徽。為了參加自主招生,她特意找上外的學生進行線上輔導,每周一次,已經上了兩三個學期。根據往年經驗,上外自主招生的詞匯量是六級詞匯加托福詞匯,小汪連坐公交、吃早飯的時間都用來背單詞了,“最近剛背完六級(詞匯),期末考試以后開始背托福單詞,時間真是不夠用……”
高三男生小許: 選考選了半天,現在還是有點后悔。
選考科目:物理、政治、技術
小周說,他現在心態很好,對自己也很有信心,希望今年4月的選考再刷出一個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