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指導思想
增加了“關注物理學在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和“體現科學與人文的有機結合”,刪除了“物理學的重要思想方法”。
測試內容和要求
基本保持原來的內容和要求,稍有變化的有選修1-1的由“洛倫茲力的方向”改為“洛倫茲力”,“電磁感應定律”改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和選修3-1的刪除了“電子束的磁偏轉”。
化學
刪除了“認識亞硫酸的不穩定性”等知識點
說明解讀
江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歷經十年,命題思想、考試內容、試卷結構等逐步穩定下來。
與2016年相比,2017年考試說明穩重求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新的變化。相同部分:1、命題指導思想仍舊不變;2、測試范圍、測試能力要求的表述保持不變;3、試卷結構測試方式和時間保持不變。選擇題仍舊23個題目,均為單項。一般會有20個容易題,2道中等難度題,1道難題。非選擇題3個,26題穩定在實驗或工業流程。
與2016版相比2017版的主要變化:
1、對少數字詞和部分表述作了調整
例如:了解→知道,“知道20世紀化學發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紀化學的發展趨勢,關注現代化學發展的新成就”; 知道→了解,了解污水處理中主要的化學方法及其原理。
2、對個別測試內容作了更為清晰的界定
例如:初步學會→學會,“學會過濾、蒸發結晶、蒸餾、萃取等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法。”“學會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3、刪除了個別測試內容
例如:刪除了“知道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名稱、形狀、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識別和繪制簡單的實驗儀器裝置圖”、“能列舉化學能與電能轉化的實例”、“認識亞硫酸的不穩定性”。
4、對部分內容的測試要求進行調整
例如: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與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由B→C級要求;“污水處理中主要的化學方法及其原理”由A→B級要求。
5、更新了部分“典型題示例”
例如:1、11、12、17、22、24(1)、26均發生更換。其中NA的題目從題例中刪除。
政治
刪除了“世貿組織的作用”等4個考點
說明解析
從2017年政治學業水平測試說明中可以看到,測試內容和范圍變化很小,對測試能力的要求幾乎沒有變化,但從典型題示例變化中不難發現,測試難度加大。
具體變化
1.新增考點1個: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變化考點7個: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我國公民行使監督權的合法渠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意識的本質、意識的作用 、以及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3.刪除考點4個:消費的類型、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和基本原則、我國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的途徑以及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4.難度變化:試題難易比例由2016年的的“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組成”變為2017“容易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組成。在典型題示例中的單選題部分,第2題和11題的難度都由容易變為中等難度,而第14題的難度由中等難度題變為難題。
歷史
考綱有微調,但變化不大!
主要變化
新考綱:略有微調,變化不大。從考綱結構上看,命題指導思想部分僅僅刪去了“以教育部制訂的”原本用來修飾表述命題指導思想依據,但又不夠妥帖的幾個字樣。典型題示例部分調換了5個題目,顯得新穎了些許。其它諸如測試范圍、測試能力要求、試卷結構、測試方式與時間、分值等處一字不變。
從測試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上看,有刪減、新增或調整考查表述的共有13處,如將原“了解西周的建立”改為“了解先秦時期政權的更迭”;刪去“理解上海合作組織”改為“了解中國推進新型區域合作的外交活動”;刪除考查“認識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影響和局限性”;新增考查“了解20世紀上半期的蘇聯文學”等。從上述對比變化中看,考試能級要求相對有所下降,調整后的考查表述應該說考查指向更明確,更有利于師生依據考綱,在平時的復習中有的放矢。
地理
更新了“新背景新條件下結合現實問題設計”的示例
主要變化
測試具體內容和要求:⑴地殼內部物質循環的測試要求由“了解”改為“說明”,測試的能力要求提高。⑵區域差異的測試要求“比較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差異”前增加了“結合實例”, 說明復習時加強案例分析,對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提高。
典型題示例:更新了十四道選擇題,一道判斷題,兩道綜合題,保留的題目均為經典試題,更新的是新背景新條件下結合現實問題設計的試題。
生物
A級考點不丟分抓主干知識
考點解讀
今年《考試說明》與2016年相比,命題指導思想不變,考點亦基本穩定,但以下內容有所變動,值得關注。
一、在“測試內容和要求”中有兩點變化
1.必修1中“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測試要求由原來的A級要求上升為B級要求;
2.必修2中“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測試內容由原來的“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調整為“減數分裂的過程”。
二、在“典型題示例”中有一點變化
非選擇題的第26題有所調整,考查內容關于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等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