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国产精品_久久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_在线播放精品

最權威的學校,最專業的機構!
特色專業: 動漫設計 學前教育 計算機 會計金融 影視音樂 建筑工程 廣播電視編導 外語 美術設計 國際貿易 工商管理 廣告學 法律 旅游與酒店管理 汽車工程
全國咨詢服務熱線

08:00-24:00

4007-567-088
2025優秀高校聯合招生,學生/家長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熱線電話:4007-567-088
首頁 > 就業前景

60萬海歸與1000萬畢業生,誰更焦慮?

發布時間:2022-03-2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繼“985廢物”之后,“海歸廢物”又成為年輕人疲憊代言的新名詞。

在豆瓣的“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小組里,每天都有上百人申請加入小組,每天都有人發起新的討論,詢問是否應該回國,拿到了國外的錄取是否值得去,回國后gap很久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交流回國工作的感受……

海歸青年的群體焦慮現象,顯示出的趨勢是:“海歸”從曾幾何時的精英語境出離,他們面臨的是與國內畢業生一樣的就業壓力和選擇難題,海歸并不比國內高校畢業生更有競爭力。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就業市場競爭已日趨白熱化,海歸們能PK過千萬國內大學畢業生嗎?

需求仍存

近些年我國與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差距逐漸縮小,留學回國人數不斷增長。海歸群體逐漸擴大,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0%以上。

出國留學實際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增長乏力的現象,相對從前不再那么“熱”了。除了真正含金量極高的院校仍然獲得國內就業市場的青睞外,相當程度上的海外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還不如國內“雙一流”高校。在不少硬核學霸的眼中,如果沒有申請到頂尖院校,留學并不是鍍金,而是“鍍銅”。

“水澳”“水英”一年制碩士也已引起相當的輿論關注。實際上,澳大利亞與英國是將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來發展。英國高等教育對于留學的態度是產業化發展,是一項服務型的經濟收入,故而門檻較低。

相應的,留學在這個時代帶有商業化色彩的意味,不少追求投入與學位產出的人選擇了留學,他們與精英留學生一起,成為學歷通貨膨脹時代下的一代留學生。

不單是高等教育產業化,更有相應催生出的各類高校榜單與排名,其中不乏在消費者、留學市場驅動下營造品牌效應的商業化運作。

疫情的到來,顯然給留學制造了更多的“阻礙”和不便。然而根據最新留學統計數據,即便疫情對留學沖擊作用強大,在家長與學生的強勁需求驅動下,出國留學的大勢并未改變。

2021年11月,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發布了最新《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2020至2021學年中國赴美留學生31.7萬,仍然占據世界各國赴美留學人數第一位。雖然人數同比上年下降了14.8%,但考慮到赴美國際留學生的總量下降了15%,中國留學生人數占在美國際生總數的比例甚至比去年還有略微提升,達到了34.7%。

與此同時,赴英留學生近兩年一改增長停滯的趨勢,出現快速增長態勢。疫情前,赴英留學連續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受疫情因素的影響,赴英留學也出現了一定下滑,但根據英國政府《英國學生簽證統計報告》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的一年中,英國向中國大陸公民發放學生簽證數量13.5萬個,比疫情前增長了13%,占英國發放學生簽證總量的32%。

這說明留學已然常態化,雖然國內高校學歷的認可度在不斷上升,國外高校的認可度不如從前,但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

留學“賬本”

與傳統觀念中送子女出國的家庭一定家境殷實的情況不同,出國留學家庭逐漸向工薪階層傾斜。

根據新東方《2021中國留學白皮書》,連續七年調研數據顯示:意向留學家庭父母的職務由過去的以“中層領導”發展至以“一般員工”為主。2021年,普通家庭仍是意向留學群體的主體,但受疫情影響,占比有小幅回落,占42%。但在2015年,留學生中父母是普通員工的比例還僅為29%。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自普通家庭,出國讀書的錢要一家人扎緊褲腰帶過日子。然而,學成回來的就業狀況卻并不盡如人意。

由于國內外培養模式不同,即便是同樣的專業,所學內容也不盡相同,回國之后在就業時,應用模式不同,可能會面臨著不同的技能要求。

同時,留學生對國內市場和行業現狀不了解,對國內人才政策不了解,在求職時可能會多走一些彎路。上述《報告》顯示,超三成求職者用4個月以上的時間找到了回國后的第一份工作。

定位過高,對于就業市場不了解,和缺乏就業所需的相應實習經驗和工作經驗都成為海歸面臨的大山。

此外,薪資待遇現實也令很多海歸難以接受。

根據《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刊發的《“新生代海歸”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一文,“新生代海歸”的平均月薪為12426元,其中本科生8929元,碩士11722元,博士15093元。盡管與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本科生為5417元,碩士生為8778元,博士生為13849元)相比,分別高出3512元、2944元、1244元,但其優勢并不明顯。

《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海歸回流呈年輕化、高知化趨勢。根據調研,57%的受訪者薪資不及預期,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僅有6%的受訪者表示實際收入超過理想情況。

大多數海歸并不滿意這個薪水范圍,留學開銷巨大,工作多年可能都無法回本。

但如果留學只從經濟回本的角度上考慮,實際上是窄化了留學的效用。

針對于是否應該留學,如何看待留學難回本的問題,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出國留學不能只算經濟賬,出國留學只是成長路徑的選擇。留學值不值,從絕對經濟賬角度看,肯定不值。從收益上看,伴隨出國留學越來越常態化,“留學生”三個字已經沒有特殊價值,絕大多數留學生早已經成為普通大學生。近年各種調查都表明,留學生的起薪均大幅度下降,甚至僅有三四千元。但留學的價值不能僅僅算經濟賬,更應從成長角度來算這筆賬。

學費是可以計算的,但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見識、閱歷、生活適應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對不同社會體制的認識是不可以計量的。

光環褪去

“海待“的出現,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相反,說明了海外高校文憑逐漸在國內不再稀缺,留學生不再能獲得求職的綠色通行證。留學經歷并不能成為求職時的“萬能鑰匙”,關鍵還是要看是否踏實、努力,有沒有真才實學。

最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是進步的一個縮影。

“海歸”曾經是一道光環。80、90年代留學生的質量真的非常高,那時候留學生的優秀,不是因為中外教育質量的差異,而是只有優秀中的優秀,比如北大清華里最精英的人才有資格拿獎學金出國留學。而并不是因為他們出了國才變優秀了,鍍上金了。

也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讓我們給留學生群體戴上了一個特殊的光環,因為當時的留學生實在太過優秀,那時的“海歸”,是人才市場的“硬通貨”。但現在完全不一樣,留學已經全面常態化,學習好的、學習不好的都能留學。

留學生、海歸身上的特殊光環已逐漸褪去。

并且,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國內高校培養體系和質量得到普遍認可,畢業生尤其是“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十分搶手。

相反,國外不少以收益為目的的大學,大量吸納中國留學生,將中國留學生作為教育產業化的市場消費者,在入學、教學、人才培養上開綠燈、放水,導致留學市場水學歷確實不少。功利化的目的必然導致功利化的結果。

現今社會,絕不能將投入——產出的市場化標準運作到高等教育上,絕不能將學歷當作商品和標簽。也不能存在這樣的便利渠道,讓一些原本成績并不理想的孩子“花錢”在海外鍍金后,就可以回國獲得其本不具有的機遇。

海歸光環褪去的背后,也是中國正從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國,轉變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國。“海歸”變“海待”也說明我國高等教育在與國外高等教育對話的過程中,已融入國際化。這是中國與世界接軌過程中的必然。

不可否認,海歸群體擁有他們獨特的優勢,擁有國際化知識、國際化的關系資源以及國際視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風云突變的時代關口,不管是海歸群體,還是本土畢業生,只是成才路徑的不同選擇,都是未來中國發揮更加積極的國際作用,應對錯綜復雜國際變化的必需人才,都是未來的中流砥柱。

參考文獻

光明日報《出國留學只是成長路徑的選擇》陳志文

本文作者:李璐瑤

高考分數低老師幫你選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
  • 距離2023
    高考還有
  • 100

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實現移動客戶端訪問本站!

免費參觀院校申請
  • 參觀學校
  • 姓名
  • 郵寄地址
  • 聯系電話

版權所有:中教未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01-2025 rights reserved www.3848080.com 京ICP備14025495號-5

高校特色專業招生咨詢熱線:4007-567-088

高考200分 高考100分 高考落榜 專科學校

根據學生的高考分數、意向專業 為您查找適合你的院校列表, 24小時內短信電話發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