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廣州白云機場,烈日炎炎的停機坪上,上百名中國民航業內人士、媒體甚至飛友翹首期盼,他們在暴曬中等待著中國第一架波音787夢想飛機落地。
轉眼兩年過去,波音787在全球包括中國市場的運營也日漸成熟。在實際運營過程中,787的表現究竟如何?為航空公司的市場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目前全球787機隊的整體狀態如何?
航小鈦特意與目前787運營商之一的海南航空進行了深入交流,來為大家說說787的那些事。
數說787
16%:海南航空的實際運營數據表明,787飛機比其競爭機型在燃油消耗方面降低了16%,每年為航空公司節省燃油20萬噸。
油耗的降低主要通過改進發動機性能以及使用復合材料實現。787主體結構的50%,包括機身和機翼,都采用了復合材料,更輕、更簡單的構造提高了客機效率,從而降低油耗。
但是,相比于波音公司20%-30%的理論油耗降低量,16%并不是最優的運營表現,不過這個數據是包括了國內短途航線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洲際長途航線理論數據。
20%:基于油耗的降低,78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其競爭機型減少了大約20%,同時,在北美長航線上,飛行時間也要比其競爭機型縮短30分鐘左右。
3年:由于大量使用耐疲勞、抗腐蝕性高的復合材料,787夢想飛機比其他機型的定檢間隔要長。
通常飛機使用時間達到5500小時或年限達到20個月,就必須集中完成一個飛機常規例行檢查,稱為C檢,而787的C檢間隔在3年左右。
因此,即使單次檢查成本較高,但是787的總體維護成本依然遠低于其他機型。
12.25小時: 目前,海航10架787-8飛機的平均日利用率是12.25小時,忙碌地飛行在海航的四條北美航線上。經過多年耕耘,跨太平洋航線已經成為海航的主力產品,而787飛機為海航北美航線的發展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2013年交付的787正好趕上了中美航空市場最好的時代,由于簽證便利,雙邊經貿往來增加等利好條件,海航787在跨太平航線上繁忙運作。
顯然10架787-8已經不能滿足海航國際化的發展戰略,2015年3月海航發布公告購買30架波音787-9飛機,這些新訂單將海航推上了波音787全球大客戶的前五名。
80%:目前,在海航在北美航線上的平均客座率不低于80%,商務艙客座率也在50%左右。在這一市場上服務著海航的全787機隊,擁有177個經濟艙座位和36個商務艙座位。
助力點對點:
波音公司從設計初始就一直強調,787是一款適用于點對點航線的飛機。
這款擁有7850海里(14500千米)航程的寬體飛機,能夠從北京輕松到底美國東海岸城市,同時,242的標準座位數,能夠允許航空公司不必飛往繁忙的樞紐機場,就可以實現較高的客座率水平。
海航今年上半年宣布的四條新國際航線中,三條前往美國的航線,包括北京-圣何塞,上海-波士頓,上海-西雅圖,都將繼續使用787飛機執飛。
未來,隨著歐洲經濟復蘇和航空市場恢復,以及海航后續30架787-9訂單的陸續交付,在更多的海航北美甚至歐洲航線上都能夠看到787飛機的身影。
而作為小型地方航空企業的廈門航空,在接收三架787飛機之后,也宣布將于今年7月新開第一條洲際航線廈門-阿姆斯特丹。
自從787交付以來,已經幫助航空公司新開了55條點對點航線。
全球機隊:
截止5月初,全球共有31家客戶運營276架787飛機,累計飛行超過25萬個航班,5億4千9百萬英里飛行距離,4650萬名乘客搭乘過787飛機,全球787飛機平均每天執飛50個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