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常務會已審議通過了進一步加強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保障指導意見,并正式下發文件,各地市、各高中學校將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保障新高考實施落地落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認真指導和推動各地各校等正確認識新高考的重大意義,采取多種方式保障新高考順利推進。
陜西將于2022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實施新高考。此項工作涉及面廣、關注度高、影響深遠,是省級層面重大改革事項,需要省級層面、教育行政等相關部門、各市縣統籌規劃,從組織保障、辦學條件、配套政策措施等3個方面補足短板,協調推進,加強提升保障能力。
按照已實行省份的模式看,新高考“3+1+2”滿分為750分。3: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1:從物理或歷史中選擇1門;2: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
關于新高考 再多知道些
哪些省份已開始新高考?
自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以來,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第一批:2014年
上海、浙江首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17年落地。選科模式:3+3。
第二批:2017年
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20年落地。選科模式:3+3。
第三批:2018年
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21年落地。選科模式:3+1+2。
第四批:2021年
廣西、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甘肅、貴州等7省區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24年落地。選科模式:3+1+2。
根據公開消息,還未進行高考改革的省區有:河南、陜西、山西、內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寧夏。其中,陜西明確將于2022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實施新高考。
目前新高考實行的主要就是兩種模式:3+3和3+1+2。
什么是“3+1+2”模式?
陜西上報的方案是“3+1+2”模式,咱們就以江西為例解釋一下。
3:即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3門科目,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
1+2:學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先在歷史和物理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
與現行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9月15日,吉林省公布“新高考”改革實施方案的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教育廳廳長王忠解釋了三大方面的區別。
一是科目組合不同。現行高考的文理分科,僅有2種固定組合供考生選擇。實行“3+1+2”模式,有12種考試科目組合,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專業的招生要求,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
二是內容難度不同。“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考試時,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內容完全一致。而現行普通高考文理分科,數學科目的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考試內容和難度有區別。
三是目標導向不同。“3+1+2”的模式既體現了物理、歷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考試如何安排?
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均安排在每年6月份同期舉行。
外語科目考試含聽力和筆試兩部分,待條件成熟后實行“一年兩考”。
考生總成績咋計算?
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卷面滿分值各為150分,按卷面原始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選擇性考試科目卷面滿分值各為100分。首選科目歷史、物理以卷面原始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轉換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招生錄取有啥要求?
按照“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按照歷史、物理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
高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分專業(類)提出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提前向社會公布。
考生的選擇性考試科目,須符合報考院校專業組對應的科目要求。
此招生錄取方式將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辦法。
可能會出現哪些新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曾表示,從具體實施情況看,“3+1+2”模式相比“3+3”模式,一定程度擴大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功利選科,選物理后不再選化學。熊丙奇認為,一方面,學校要打破文理分科思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科組合選擇。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科興趣、能力以及長遠的升學規劃、學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組合。
來源:寶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