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結束,近千萬的考生將經歷人生中第一次重大選擇。高考如人生的十字路口,選對方向很重要。
高考成績出來后,有人選擇復讀,有人選擇上大學。
一般情況下,高考發揮失常的學生只占復讀比例的20%左右。這類學生平時成績不錯,但因高考期間,身體或者心理出現狀況,考試一落千丈,即使勉強選擇讀一所學校,也是一種遺憾。復讀的人一般分兩類。一是成績不理想型。這類學生高考后成績不錯,一般為本科上線學生,有的是因家庭要求讀重本,有的則是因為成績不夠報考自己心目中的大學或專業。這類學生占高考復讀班人數的70%左右,他們目標明確,就是為重本而來或就是為某所大學選擇復讀的。這批學生復讀后,成績基本上會大幅提升。二是志愿落榜或大學不理想型。這類學生成績都很優秀,而且很有個性。他們因高考志愿填報出現失誤,或者進入大學后發現所報學校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有差距,于是選擇復讀。
對于考慮復讀的同學而言,優途升學網的專家建議先考慮以下問題,再做決定不遲。
理性分析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有了復讀的想法后,一定要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進步空間有多大。假如在高中三年的學習都非常努力,成績一直很穩定,高考成績與平時也沒有太大的距離,那就要好好想想再讀一年能否有所突破。假如還有提升空間,也要問自己是整體能有所提升,還是在某個學科能有所提升,可以有多大程度的提升。
能否承受住復讀帶來的壓力
在做出決定之前,先問自己能不能過心理三大關。一是成績關。復讀剛開始時可能會因為比應屆生早學一年分數有一定的優勢,等大家都一樣復習過后分數不再有優勢,此時能否承受住被應屆生趕超的壓力呢。當學習進入瓶頸期沒有提升時,又是否能承受住壓力有所突破呢。二是環境不適關。身邊的同學都是陌生的,有可能老師也是陌生的,新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圈子,老師也不是太關注你,此時你能不能承受各種冷落感,調節好心態呢。三是堅持關。以往的同學都上了大學,朋友圈里各種花式秀大學生活,而你面前卻是輔導書和試卷,問問自己能不能耐得住寂寞,能不能承受巨大的高考壓力,能不能冷靜從容應試,堅持到底。
能不能做得比上一次高三更好
上一次高三沒能做好的事情,再來一次可以做好么。如果上一次高三是不夠努力,這次能不能做到忘我地學習?如果上一次高三是臨到考試就緊張,這次能不能做到鎮定從容赴考場?如果上一次高三是題海戰術,這次能不能做到多加思考?如果上一次高三是投機取巧,這次能不能做到腳踏實地?如果上一次高三臨陣磨槍,這次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如果上一次高三是三分鐘熱度,這次能不能做到堅持到底?
復讀是為了什么
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明確自己為什么想要復讀,在未來長達一年的復讀中才有堅持的理由。選擇復讀時,是一時沖動么?是心有不甘?還是堅持夢想?如果沒有強大的動力,高四的艱辛極有可能會壓垮自己,再讀一次可能成績更差。相反,如果心中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復讀,學習有動力,效果往往會更好。
優途升學網的專家還表示,復讀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應三思而后行。選擇復讀,意味著要再經歷一次高強度高壓力的備考,意味著再一次經歷高考,也意味著比同班同學晚一年上大學晚一年就業。究竟要不要復讀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謹慎做決定,而一旦做出復讀的決定,就要持之以恒,為自己的目標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