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天才是無法培養的,他們的機智不是與生俱來就是諸多偶然因素造就的。
后天培養口才的思路,就是在眾多生成天才的偶然因素里摘取一小部分加以梳理,摸清規律,設計有效的教學法并不斷優化,以期運用到更廣大人群、造福社會。
1、語言與思維的幾種時序關系:
先想后說:
這是人們最為常見的對于語言思維關系的認識,盡管并不能完全反應語言思維關系的全部,但也是基本的時序關系。這樣的關系催生了諸如“練口先動手”的培養思路,甚至讓學生先寫出提綱或者關鍵詞,這些辦法或許有利于規范受訓者的思路,但最大的弊端是把文字語言與口語表達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思維——語言形式混為一談,將稍縱即逝的口語套入空間形式的文字。
先說后想:
這是人們習慣中認為最為糟糕的時序關系,是語言錯漏的元兇。最為普遍的培訓方法是將它當做錯誤來反證先想后說的重要性、強化文字先行、腹稿先行的手法。但是,這個關系卻是語言思維關系中一種最為常見、人類智慧也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錯漏的一片語言培養的沃土,即使稍作開墾,也會收獲豐盈。
邊想邊說:
這是人們誤以為最好操作的一種時序關系,實則很難駕馭。思維跟語言的同步并不是簡單地想一說一,而是想一說二甚至說三,其中包含的不僅有邊想邊說還有先想后說先說后想等等的錯雜過程。處理不當則會思維擁塞語言混亂。
只說不想:
這是公認的語言災難!口才培養的猛虎。
2、語言與思維之間經常出現的問題:
言之無物:
言之無物是話語意圖不清的表現。在人們思維過程中的前話語階段需要形成話語意圖,但是這個意圖是一個脆弱的模糊語序排。
詞不達意:
詞不達意是因為我們在調取自己的話語單元的儲備時選擇不當。詞匯不夠豐富只是其一,語言定勢往往才是禍根。
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是言說者對語境判斷錯誤。這是情商不足的表現,有社會心理、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深層原因,是一篇大文章,另議。
雞同鴨講:
雞同鴨講是話語溝通者選錯了或者故意錯傳了傳播對象。后者是語言策略之一、應用語言學有專論,而前者雖有可能也是語境判斷錯誤,但更可能是話語傳播者錯選對象的暫時表現,其中更有賴于話語主體之間不斷校正雙邊關系、不斷調整至同一頻道上來。
正確認識思維跟語言之間的關系,是確立口才培養的方向、選擇口才訓練的方法的前提條件??荚囎罴芍M的就是思維和語言關系混亂,慌不擇路,選擇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