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中升向大學的抉擇路口,很多同學和家長最關心的除了考大學外,核心問題就是:藝術類專業就業率是不是不高?前景是不是不好?畢業后是不是就業面窄?
說到藝術類專業就業前景,不得不提它的母體——文化產業,傳媒行業屬于文化產業,每年該專業的畢業生都可以在文化產業領域中找到相應的工作。那么,什么是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文化產業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類:
1、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
eg:影視(中視傳媒、燦星傳媒、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八一電影制片廠)、報刊(新華報社、環球時報、中國教育)、音像制品(北京音像公司、上海音像城)等行業。
2、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
eg:戲劇舞蹈的演出(中央歌劇舞劇院、中央民族歌舞團)、娛樂(華誼兄弟)、策劃(北大縱橫)、經紀業(天娛傳媒、滾石、英皇)等行業。
3、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
eg:如裝潢裝飾(龍發裝飾)、形象設計(印象廣告)、文化旅游(太平洋國旅)等行業。
就業前景:
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經歷了從產品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文化產業經濟逐步提升的過程。而文化產業是知識經濟時代迅速崛起的新興產業,兼有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具有綠色環保、高附加值、消費群體廣等諸多特點和優勢。當前,文化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越來越成為支柱性、先導性、引領性的產業形態,成為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考生國家政策:
關于“十三五”經濟增長情況,在“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未來五年,中國的文化產業要實現成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的增長比例至少每年要達到15%以上。國家層面已多次出臺有利于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前提下,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社會需要:
文化產業在全球的快速發展和融合,既推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出口收益,也促進社會包容、文化多樣性和人類文化發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就是要順應市場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來更好地弘揚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對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心和踐行力,而文化產業最大新生主力軍要數傳媒專業(編導、播音、攝影、表演)畢業相關人才。
薪酬待遇:
根據教育部廣播電視藝術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2016年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廣播電視藝術學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達88%以上,就業前景相對樂觀,根據薪酬統計傳媒行業畢業生平均薪酬在5450上下浮動。
傳媒行業——就業指南
編導專業:
學習方向:編導專業所含專業方向眾多,大致可以分為影視編導專業、文編專業、電視編導專業、導演專業、戲文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攝影專業、照明專業、錄音專業、數字媒體專業等。專業不同,學習的側重點不同。在面對學校單招時,環節設置就會出現差別。以導演專業為例,就會出現即興小品創作、詩歌朗誦等。就業前景:編導、導演是各類電影電視節目的總指揮,該專業重點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一臺節目的好壞,編導的能力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編導、 導演是整個節目的核心。有才華的編導一定會成為各個電視臺爭搶的焦點。這是一個充滿創造性和挑戰性的職業,雖然道路布滿荊棘,但閃爍光環的前景仍然吸引了不少人投入其中。
一部影視作品的成功拍攝大約需要250多個行業互相配合,這么多的行業需要大量的人才,今天的影視編導專業正是為了這么多的行業而正在急劇擴展。全國共有電視臺360家,電視節目套數2058套,編導制作人才正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市場需求量逐年加大,每年電影、電視的拍攝、大量廣告、宣傳片、紀錄片、專題片甚至新聞節目等,都離不開后期制作人員,而且薪酬很可觀,在剛畢業大學生小白領中,底薪收入每月在3000-5000左右,如果你能做到行業精英,比如著名作家海巖(代表作:長篇小說《永不瞑目》、電視劇本《玉觀音》)光稿費就高達百萬元,榮登“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播音專業:
學習方向:大致可以分為播音與主持藝術(空乘方向、禮儀方向、配音方向、雙語方向)等。專業不同,學習的側重點不同。在面對學校單招時,環節設置就會出現差別。以雙語方向為例,就會出現日常話題評述、看圖說話等。
就業前景:隨著傳媒和大眾娛樂的不斷發展,各地各級電視臺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激化,有能力、有個性的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成為了電視臺、電臺爭奪的焦點。該專業文理兼收,畢業生能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
目前,全國省或直轄市級廣播電臺有四十多家,各省臺又分信息、文藝、娛樂、旅游、交通、經濟、都市等幾家甚至十幾家系列臺。除去省級臺,全國還有近千座省轄市和市級廣播電臺、市級廣電媒體。它們機制靈活,求才若渴,人才普遍面臨斷層,名校畢業生難以聘到,骨干主持人常有跳槽。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很快會被提拔到中層,可以一展才華。各地廣告收入逐年遞增,傳媒從業人員的收入提高較快,普通地方臺節目主持人月收入至少在5000-10000左右,有名的主持就更不用說了,比如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月薪26萬,朱軍月薪22萬,李瑞英月薪28萬。(小道消息)
攝影專業:
學習方向:攝影專業可以分為普通攝影和新聞攝影兩個就業方向。普通攝影更多的是風光、人物的拍攝。這種拍攝要運用藝術手法來表現主題,同時可以重復拍攝以達到最佳效果。在技術上可事先準備好再拍攝,可去從事風光、人物攝影等相關工作。新聞攝影是對現實生活中的新聞事件進行拍攝,要求攝影記者對現場進行觀察和抓拍,這些都是真實且不可重復的,可以從事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等相關工作。就業前景:攝影可應用的地方廣泛,而且每一種應用領域都非常的吸引人。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影樓在規模與數量上都已經是今非昔比了,同樣的攝影師的需求數量也大大的增加了,與此同時,還有新聞媒體的覆蓋面積的增加導致了市場對記者以及拍攝人員的需求旺盛,晚會典禮上的應用也可以充分說明攝影行業的發展前景是相當的不錯的,而且攝影師的薪資水平也在不斷地上漲,根據地區,工作時間、學歷、技術水平的不同,薪資的水平也會有所差異,一線城市攝影師月薪在5000-10000+,攝影是個技術活,只有好的技術才能有競爭力。比如我國著名攝影師郭三省為《時尚芭莎》《時尚伊人》《中國時裝》等著名雜志拍攝封面及專題大片,薪酬不菲。
表演專業:
學習方向:表演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戲劇、戲曲、影視、舞蹈、音樂等方面表演藝術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系統教育和從事專業工作所需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就業前景:隨著傳媒業的發展,媒體對表演類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劇增,影視表演畢業生就業呈較為靈活的特點。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文化產業,電影、電視劇、廣告等事業為影視表演專業的人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崗位,使影視表演人才在選擇崗位時有了較大的選擇空間,就業前景非常廣闊。與其他普通專業相比,就業起點較高,收入豐厚。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在電影制片廠、電視劇制作中心、電視臺、各單位劇院或者劇團、國家機關、宣傳文教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高校從事表演,宣傳,教學與科研等工作。說起演員的薪酬,想必你們更清楚,不出名的演員片酬也在5000-萬元不等,一線演員出場費高達百萬。
傳媒專業就業單位:
1、企事業單位辦公室文職人員、行政專員;
?。╡g:中煤國際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山西焦煤集團)
2、全國各電視臺、電臺、報社、雜志社;
?。╡g: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新華報社、昕薇、瑞麗雜志)
3、電影、電視劇等劇組相關工作;
?。╡g: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國長春電影制片廠)
4、全國公開招錄的文科、傳媒類公務員;
?。╡g:文化局、廣播電視局、宣傳部委)
5、文化傳媒公司、廣告公司、攝影工作室相關工作;
(eg:華誼兄弟、中視傳媒、燦星傳媒、天娛傳媒、明星工作室、鳳凰傳媒、新華傳媒、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金夫人攝影、巴黎攝影);
6、各類門戶網站、專業網站編輯相關工作;
?。╡g:百度、搜狗、新浪、騰訊)
7、大學、培訓機構藝術教師(各專業);
(eg: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西南大學、山西傳媒學院);
8、展覽館、博物館、銀行、大型公司企業相關工作(禮儀、解說、職員);
(eg: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