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6年高考僅剩200多天,相信同學們都為學習操碎了心,唯恐出現(xiàn)任何差錯而導致高考失利。然而有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力不從心,甚至越來越疲累的情況。其實高考復習是有誤區(qū)的,一起來看一看,你中了幾條?
誤區(qū)一:
我雖然高一高二沒學好,但上了高三,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跟著學校復習就沒問題。
專家觀點:如果真是這樣,那么高中為什么要念三年而不是一年?別的同學在高一高二就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從高三第一天就開始鉆研題型和解題套路了,而你卻還在學習“新”知識,這怎么可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況且,一輪復習只有4到5個月的時間,需要把兩年的知識點全部講完,怎么可能講得透徹,講得仔細?就像奧運會的萬米長跑,其他選手跑了兩圈之后你才起跑,雖然現(xiàn)在和第一名是肩并肩,但最終你會輸?shù)卯惓K烈!記住,高考檢驗的是你高中三年的積淀。如果你錯過了前兩年,那么你必須以一年搏三年,要么你得擁有超過常人三倍的智商,要么就要付出超過常人三倍的努力。正常跟學校進度是不可能考入名校的,必須使用非常規(guī)方法。
誤區(qū)二:
我特別懶,不愛學習,每天得父母看著我學習寫作業(yè)。
專家觀點:不愛學,根源是沒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沒認識到好的成績對自己的重要性,認為學習是家長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意愿,是給家長學的,當然不愛學。此時家長再親自去監(jiān)督,就更加坐實了“學習是給家長學”的觀點。況且,家長只能讓孩子坐在桌前攤開書本,并沒有任何方法得知孩子是否真的學習了。這就好比一個人生病了臉色蠟黃,卻天天抹粉,臉色確實不錯,但后來病人死了。看著孩子學習,累家長,坑自己。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才是治本良方。
誤區(qū)三:
我成績差是因為做題少。
專家觀點:按照你的觀點,做題多成績就好了?那學校干脆直接一人發(fā)100斤的測試題卷紙,大家回家做題去好了,為什么要講三年的課?如果做題就能把知識學會,那么學校的設立就是天大的諷刺!想要學會知識,必須通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悟”,做題只能在學生學會以后提高熟練度,也就是從不熟練做到熟練,而不能從不會做到會。所以,老師始終反對題海戰(zhàn)術,也反對在沒有掌握知識點的時候就開始做題。
誤區(qū)四:
我聰明,高三開始努力就來得及。
專家觀點:首先,高一高二懶散慣了,高三就能努力了?第二,高考檢驗的是高中三年的積淀,三流學生積淀知識,二流學生積淀方法,一流學生積淀人生。再聰明的人,無論再努力,一年的時間頂多能積淀三年的知識和一部分方法,如果不借助強大的外力幫助,根本不可能考上一流大學。而強大的外力是可遇不可求的,你想把你的前途交給命運還是自己的努力?
誤區(qū)五:
文科需要背,理科不用。
專家觀點:理科才是最需要背的。文科有一些主觀題,萬一知識點沒背熟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繞過去,還是有可能得分的。但理科是純客觀的,所有的知識點是由不得任何主觀發(fā)揮的,有任何一處細節(jié)沒背熟就會導致丟分,甚至整道題全錯。奉勸那些抱著“理科不用背”的思想而選擇理科的學生:精確背熟才是王道。
誤區(qū)六:
學校作業(yè)必須寫完。
專家觀點:學校往往會布置海量作業(yè),將學生搞得非常疲乏。其實學校這么做無非想達到兩個目的:第一是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和考點;第二是通過海量作業(yè)讓學生有壓力,為了避免老師責罰,會盡量減少玩的時間,將大部分時間用來寫作業(yè)。但我們必須弄清兩件事:首先如果你真的掌握了知識點和方法,做如此大量的練習是非常沒有必要的;其次如果你還沒掌握,那么寫多少作業(yè)也不會有效果。所以在寫作業(yè)這件事上,同學們一定要認清目的,不要為了寫作業(yè)而寫作業(yè)。
誤區(qū)七:
成績差就補課,沒效果就換老師。
專家觀點:成績差只是一個現(xiàn)象,我們必須分析它背后的本質(zhì),是老師講的不好,還是學校學風不正,還是你自己不愛學習,還是沒有好方法,還是家庭因素……原因有多種,怎么可能簡單粗暴地通過補課就能解決問題?科學分析,對癥下藥,才是關鍵。即便是需要補課,也要根據(jù)你自己的現(xiàn)狀和期望值來聘請合適的老師。萬一聘用的老師不合適,提分效果就會非常差,家長不但花了冤枉錢,連你的最寶貴的備考時間也被無情地浪費掉了,到時候再去找好老師就可能來不及了。即便來得及,還要先將以前老師傳授的低效甚至是錯誤的方法改正掉,再來教先進的方法。這是非常可怕的。三流老師講知識,二流老師講方法,一流老師講人生。如果希望考入一流院校,就必須一開始就由一流老師保駕護航。
誤區(qū)八:
馬上就要模擬考試了,近期不復習別的了,專門復習考試內(nèi)容。
專家觀點:高考復習是個系統(tǒng)工程,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復習進度,因為一次月考或模擬考就隨便打亂正常的復習節(jié)奏,顯然是得不償失。平時的考試只是排查知識漏洞的工具。活人不要被工具逼死,要正視分數(shù)。在高考前曝露的漏洞越多,在考前復習階段就會修補得越全面,高考就會更有希望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