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要有合理的高考期望值
高考臨近,到學校保健室咨詢心理問題的考生開始增多,紀中心理老師黃冰洋介紹說,根據有關調查,百分之七十多的學生都會有考前焦慮,輕則影響考前復習,重則與家長吵鬧,甚至走上極端,“其實有壓力是正常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要自我放大,盲目給自己貼標簽,偶爾失眠是正常的,過于在意,反而是一種消極強化,先睡心后睡眠。而且聽曾經參加過高考的優秀學子反饋,他們很多人中也存在焦慮和失眠的問題,如果自身不過分放大的話,并不足以影響高考成績。”
黃冰洋提醒,高考壓力并不來自高考本身,而是考生自我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考生應該對自己的應試能力有一個正確、客觀的估計,不要過多地考慮考試結果,保持良好心態,“如果你覺得擔心緊張的話,就和自己說適度的緊張是正常的。做到平時訓練有素,熱身練和模擬考就當做高考,把自己在考試中暴露的問題,殲滅在高考前。進行高考前可以背誦一些自己拿手的公式啊單詞啊,這樣主要是增強考生的信心,能夠自信滿滿地走上考場。”
■家長切勿過分關注
親子關系對孩子考前的心態非常重要,中山一中的心理老師韓闖指出,高考前和考試中除了考生要進行心理調節,作為家長,也應該調整自我心態,不要單純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應該多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你的孩子是住宿的,那你不要去得太勤,平時是怎樣的就怎樣,不需要說現在煮什么給你吃特別有營養,對你大腦好。如果是走讀的,多和孩子溝通,不是溝通考了多少名多少分,而是去聊他比較拿手的科目,這樣就會增強他的信心,然后說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不管你考多少分,你在我心目中都是非常好的,傳達一種信心給子女。”
“家長自己要表現出鎮定和從容,不要過于焦慮、緊張,不然這種消極情緒會傳染給孩子,自己最親的人都緊張,自己就更加緊張和焦慮。有些家長一到考前就特別緊張,做事情躡手躡腳,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很壓抑,喘不過氣來。”韓闖提醒說,高考臨近,考生在心理上出現緊張的情緒是正常的,適度的緊張能夠調動考生的積極性,有利于考生水平的發揮,但對于過分焦慮引起的失眠等癥狀,考生應注意及時消除,通過心理調控學會自我放松,比如多些想想自己比較開心、愉悅的高中生活,以及通過運動或者呼吸調整的方式來放松心態。
高考小貼士:考前睡不著覺怎么辦?
高考前睡不著怎么辦?韓闖提醒學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放松,具體選擇因人而異,重要的是選擇你喜歡的方式。
1、數羊,1212的數,最好是用手輕輕地單調地晃動。
2、適當運動。白天保持適當的運動,如慢跑等,但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不然反而過于興奮。
3、喝溫牛奶。
4、溫水泡腳。可以用溫水泡泡腳再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