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為了推動“長征精神”在新時代青少年中的傳承,也讓各界委員了解我國基礎教育一線的發展變化,11月16日,由本刊編輯部和北京市朝陽區教委聯合舉辦的教育之春總72期“感受發展、走近朝陽”系列沙龍,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各界專家走進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了解這所學校前后持續18年中關于長征精神傳承的實踐探索。
全國政協委員、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張西南,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第306醫院原副院長、中央軍委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牛忠英,新中國第一批少先隊員、中國關工委副秘書長李啟民,“知心姐姐”、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委員盧勤,首都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處處長常建軍,北京市朝陽區文明辦副主任楊曉昇以及北京市課程中心研究員李群等等各界專家以及來自朝陽區基礎教育界校長百余人參加了沙龍,來自首都各大媒體的記者參與了報道。
“感受發展、走近朝陽”系列是教育之春沙龍依托具體案例開展的嘗試,意在引導全國政協委員與社會各界人士走近基層、走進校園去感受、發現校園中已經或者正在發生著的變革,從而為委員履職參政提供參考和借鑒,為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該沙龍得到了許多全國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專家的支持,此為走近朝陽系列沙龍的第7站,在此之前沙龍已經先后組織嘉賓走進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白家莊小學、朝陽實驗小學等教育一線。
★
參加芳草地國際學校組織的“紅領巾·紅軍行”主題活動,又讓我想起了今年上半年重走長征路的紅色之旅。
今年兩會期間,我和幾位同志提交了一份《關于圍繞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進一步做好革命遺址和文物的保護工作,切實加強對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的提案,在4000多個提案中脫穎而出,受到了全國政協領導高度重視,并被列為重點提案進行督辦。全國政協提案委專門成立了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帶隊,在今年二季度深入貴州、陜西兩省紅軍長征沿線進行重點提案督辦調研。在此基礎上,政協提案委廣開言路,多方征求意見,給中央提交了專題調研報告。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要把紀念長征的活動常態化,把對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貫穿融入到中小學的日常教學實踐中去。中央領導同志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在這個背景下,反觀“紅領巾·紅軍行”的主題活動,就具有很好的現實針對性和實踐可操作性。能否說,芳草地國際學校提供的這種德育模式,為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于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切實有效地引導孩子們走好新的長征路,給予了很好的案例啟示?具體來說有這樣幾點:
第一,活動主題好。把“紅領巾”和“紅軍行”這樣一個跨度很遙遠的兩個概念,聯系在了一起。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少先隊員的標志。其實紅領巾還曾是人民軍隊的重要標志,浸染著革命先烈的血跡。在八一南昌起義的時候,所有起義的官兵,都要戴上紅色的犧牲帶,既是標識,又代表著不怕犧牲的精神??梢?,紅領巾與人民軍隊有著不解之緣,紅領巾與少先隊員有著不解之緣,紅領巾與我們的理想、未來、民族也有著不解之緣。在我看來,“紅領巾·紅軍行”,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革命的歷史,懂得新中國來之不易,激發為實現中國夢而學習和奮斗的精神,自覺堅持在追求理想的長征路上。因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都寄托在他們身上,今天孩子們的紅軍行,必將是一次與革命前輩的長征同樣光榮、更加偉大的遠行。
第二,教學模式好。以長征為題,連貫一堂課,把自然、品德與社會和綜合實踐活動有機地融匯在一起,把語文、音樂和德育有機地融匯在一起,這就不是單一的思想教育課,而是以知識為支點、以藝術為手段、以思想為核心,讓千山萬水的長征路和千難萬險的長征路都擺在了孩子們的面前,通過學知識灌輸思想,通過學藝術陶冶心靈,我覺得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或課程設計,正是我們在這次全國政協重點提案督辦調研過程當中著力研究的一個現實問題,即:如何著眼今天這個新的時代和社會環境,積極探索改革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打破老框框,走出新路子,讓老師會講善講講得有趣有效,讓學生愿聽愛聽聽得入腦入心,真正讓學校的課堂發揮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
第三,育人方法好。課堂之上,當然有師生之分,也應有課程之別,但不能把居高臨下、耳提面命作為好的授課方式來傳承仿效。芳草地的這堂長征課讓我耳目一新,不再是那種“老師講、學生聽”單向接受灌輸的被動式教育,而是轉變為“大家講、大家聽”讓學生主動參與討論的啟發式教育。老師仿佛是導演退居幕后,卻仍然主導著課堂,學生們競相發言各抒己見,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自然轉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也是有序互動,極好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求知渴望和心智能力,還激發了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學習熱情和內在動力。從孩子們一雙雙靈動的大眼睛里,我看到了他們純凈的心靈;從孩子們一次次發言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他們思想的成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自然,老師不造作,孩子不矯情,可見這樣一個以開啟學生心靈和智慧的育人方式已經在芳草地扎下了根基。
我之所以要這么說,是因為這項活動在學校已經開展18年了。18年意味著什么?對一個人來說,在高中要舉行成人禮,迎來人生的第一次收獲;對于芳草地國際學校來講,18年的“紅領巾·紅軍行”,也到了春華秋實的收獲季節。我作為一個旁觀者,耳聞目睹在這美麗的芳草園里已是碩果累累,我為師生們的又一次收獲感到由衷的高興。
18年的實踐來之不易,18年的經驗更是十分寶貴。這不僅浸透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心血和汗水,而且已經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這就為我們在更大的范圍研究探索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案例。我建議學校要很好地總結18年來開展“紅領巾·紅軍行”活動的經驗,我也有義務和責任向全國政協提案委辦公室匯報我今天的真切感受。
最后,我想寄語芳草的紅領巾:你們生長在北京,與朝陽同行,與綠茵相伴,能在這么好的環境里讀書學習,能夠受到這么好的教育,是多么的難得和幸福。我在陜西、貴州、寧夏、云南的調研中,也走進了一些小學,他們破損的教室,簡陋的課桌,粗糙的黑板,匱乏的師資,讓我深受觸動。所以,我想對孩子們說,你們應該珍惜這樣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珍惜人生中最寶貴的年華,以“紅領巾·紅軍行”作為新的出發,走好自己人生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