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行知文化引領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體系
陶行知先生1928年指導創辦的浙江省湘湖師范學校于2002年并入我校,行知教育思想是我校秉承的重要精神淵藪。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過程中,我校創新性地以行知教育思想為引領,研究并傳承陶行知生活教育、創造教育、生利主義等重要教育理念,以職業發展為導向,融合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凸顯創新創業精神培養和實務能力發展,建構了“一個目標明晰定位,兩大功能搭建平臺,三個層次梯度培養,四個并重全程覆蓋”的創新創業教育校內培養體系。
圖:行知創業學院的空間布局與功能實現
1. 一個目標明晰定位。傳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理念,把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高職人才培養的素質、能力和知識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實現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向“職業發展為導向”目標跨越。
2. 兩大功能搭建平臺。按照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兩大功能要求,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1)創建省內最早的創業學院之一——行知創業學院,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統籌機構,提供“一站式”創業教育和實踐服務;(2)建設3.5萬㎡、17層高的創業園大樓,引進科技孵化企業30余家;(3)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ERP模擬企業運營實訓中心、汽車工程技術應用中心和綠色建筑工程創新中心等專業群實踐基地11個,與合作企業共建校外實踐基地230余個;(4)提供“創客空間”1500㎡,依托專業建立校內孵化基地6個,在學生生活區建立創業街。
3. 三個層次梯度培養。在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普及性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上,選拔創業苗子和團隊,開設雛鷹班、飛鷹班和雄鷹班,分三個層次提供與之相適應、相匹配的創業理論教育和實踐指導。雛鷹班主要面向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飛鷹班針對有實際在營項目的學生,雄鷹班主要面向已經注冊公司的學生。
4. 四個并重全程覆蓋。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大力開設選修課和素質拓展課,獨立設置素質拓展活動周和專用時間;打通素質拓展認定學分與畢業學分互通立交橋,形成“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并重、基礎理論與實際操作并重、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踐并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并重”的人才培養過程,實現“全覆蓋、分層次、保重點”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求。
二、成果創新點
學校立足高職院校實際辦學條件,持續探索以行知文化為引領、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與方法,構建了校內培養體系,具體創新點有:
1. 在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上,創新“小先生制”專業社團。學校一直以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理念來指導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現全校有學生社團132個,加入社團學生比例高達75%,其中“小先生制”專業社團60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為學校開展這項工作奠定了基礎。
2. 在響應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差異化訴求上,創新分層分類培養模式。對不同創業意向和能力的學生實行分層培養,開設創業雛鷹班、飛鷹班和雄鷹班,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計劃,并建立相應的創新創業檔案。在信息學院開展創業實驗班試點,進行崗位模塊化教學,同時建立實驗班與普通班流轉機制。
3. 在結合專業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上,創新“四個并重”育人過程。把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創新提出“四個并重”的育人要求,并建立了“學分替代”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有效破解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專業面向全體這一難題。
三、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1.人才培養成效顯著。2011年以來,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全覆蓋,培養學生近20000名,近500名學生被選拔進入行知創業學院雛鷹班學習,50余名學生進入飛鷹班學習,20余名學生晉升到雄鷹班學習。累計完成創業培訓1200余人次,選拔優秀創業計劃338項,選送創業孵化項目30個。學生注冊成立公司25家,涌現出一批“創業明星”。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創新創業類競賽成績連年攀升,一類競賽獲獎率年增長40%,七年共獲各類獎項439個,其中省級一等獎及國家級獎項180個。
2. 理論研究成果豐碩。出版相關教材1本。立項課題9項,其中省部級1項,廳局級5項,省現代職業教育中心基地課題1項,校級2項。發表相關論文6篇。獲省級學會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各1項。
3. 推廣應用范圍廣泛。先后在中陶會高工委年會、浙江省高教工作會議上做專題交流,得到一致好評。行知創業學院被KAB全國推廣辦公室認定為“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學校當選為全國高職高專創新創業教育協作會常務理事單位。成果獲得了市就業管理服務局10萬元建設經費支持。學校創業園被確定為市大學生創業園。100余所國(境)內外高校前來學習考察,對成果均給予了很高評價。
4. 社會綜合反響良好。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湖北省人大副主任、中陶會常務副會長周洪宇教授,臺灣東南科技大學校長李清吟等專家對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紅英對該成果專門作出批示:“杭科院作為一所年輕的高職院校,在其發展的歷程中,以創新創業教育引領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中國教育報》、《浙江教育報》、《杭州日報》以及浙江電視臺等主流媒體10余次專題報道該成果,引起了教育同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